当前位置:

用好人才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

来源:红网 作者:汪东旭 编辑:田德政 2018-12-13 21:45:16
时刻新闻
—分享—

  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地方抛出的引才“政策红包”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回头看,一些城市脱离实际、偏离需求的引进实践,还是值得反思。有的人才引入结构与城市发展、产业结构并不合拍;有的人才政策顾此失彼,“优惠”外来人才,“冷落”本土人才;有的满足于人才流入数字增长,重引不重用……(12月11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人才成为热词,其原因就在于各地掀起的此起彼伏的人才争夺战。在成都、武汉、杭州、西安等地发布的人才新政之后,这些城市的人才落户数量都实现了快速增长,既彰显了人才新政的吸引力、生命力,也彰显了人才对城市发展环境、生活环境的认可。可以说,这些城市都拥有一定的人才存量、人才优势。如何将数量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人才的创新热情、创造智慧转化了城市发展的动力、竞争力,考验着城市的治理智慧。

  应该指出的是,真正的人才更加在意的是一个地方的发展前景、市场环境、营商环境。人才就像是商品,会随着市场要素的变化而自由流动。如果一个地方的人才氛围不宽松、政商关系不清又不亲、政务服务水平水平不高,那么,人才的创新创业激情就会遭到损害,引进的人才也可能因此而离去,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因此,留住人才,才是真正决定人才竞争的关键。

  留住人才更考验后期的服务能力。这个服务,不仅仅是为人才的教育、医疗提供诸多便利。而包括,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营造“亲”“清”的营商环境、宽容优越的创业氛围、健全的工作机制、贴心的人才服务等等。可以说,这些工作,需要的是长期的努力,也需要各个部门的协作。也就是说,人才的引入是做好了“显功”,那么,留住人才,让人才充分焕发干事创业的热情,这是做好了“潜功”。

  干事创业需要时刻保持“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显功,更要做好长期的、常态的潜功。这既是为事业接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涵养正确政绩观的必然要求。因此,各地要在提升人才转化效率上下功夫,聚焦人才所需的方方面面工作,创新机制、优化环境、提升服务,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动人才流入转化为人才红利。

  文/汪东旭

来源:红网

作者:汪东旭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2/13/479321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