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这块屏幕可能会改变命运》看精准扶贫

来源:红网 作者:汪东旭 编辑:田德政 2018-12-17 22:52:06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一篇题为《这块屏幕可能会改变命运》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这是一块教学直播屏幕。它安装在四川凉山州会东中学、云南禄劝一中教室里。通过这块屏幕,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就可以收看成都七中相同年级、相同课程的教学直播。一边是考上一本仅个位数的贫困县中学,一边是一本率超九成、号称“中国最前列的高中”的优质名校。这近乎是两条教育的平行线。但在网课的牵引下,这两条线产生了某种程度的交集,为贫困地区学子提供了一个获取优质教学资源、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窗口。

  这篇文章之所以迅速走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击中了当下的教育恐慌。这种教育恐慌,不仅仅在于中产阶级扎堆的大城市,也在于许多贫困地区。而在文章中提到的禄劝县等贫困地区,教育问题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教育兴,则人才兴、发展兴;教育衰,则人才外流、经济衰落。对许多贫困家庭而言,当下,教育依然是成本最低廉的、最公平的实现阶层跃升的方式之一。因此,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也是一种精准扶贫,而且是一种长期性、综合性、决定性的精准扶贫。

  在文中,有一段描述值得深思:禄劝县的年财政收入为6.1亿元,但县里、市里都注资教育,使得全县教育支出反超财政总收入3.5亿元。“在我们这样的贫困县,投资教育,是防止贫困代际传递最好的办法。”这一段描述,可以看出当地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更看出对精准扶贫的理解。精准就在于,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将“教育改变命运”成为“精准脱贫”的一大良方,不惜以微薄的财政收入,支撑不菲的教育投入,“实现了高中阶段教育全部免费,毛入学率90%以上。”

  这样的精准扶贫有哪些好处?一方面,直观的就是当地的学生知识文化水平提升。一组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高中毕业人群的贫困发生率只有2.5%。这说明,教育水平越高,几乎就必然导致贫困发生率越低。另一方面,教育的勃兴也将为县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一个客观事实在于,县城的高收入群体大多在初高中时,将孩子送往更好的学校就读,这既会导致优质生源的流出,也会导致区域经济“马太效应”的发生。但县城教育改善后,优质的生源回来了,跟着学生外出的家长也回来了,县城又有了人气,必将带动县城各项产业的发展,这可以实现一种有益的循环。

  事实上,在脱贫攻坚进入最后阶段的现实语境下,许多贫困地区都将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相较于易地扶贫的生活条件直观好转、产业扶贫的经济收入直观提高,教育扶贫可谓是一种长期的投入。前者可谓是显功,是立竿见影的。后者可谓是潜功,更是打基础、利长远的。一定程度上讲,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水平,也是当地社会治理水平和领导干部政绩观的一面镜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有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打赢并打好脱贫攻坚战,还应该时刻秉持“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既重显功更重潜功,将教育扶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

  文/汪东旭

来源:红网

作者:汪东旭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2/17/479525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