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限满足”不是“有效陪伴”的替代品

来源:红网 作者:雷鑫雨 编辑:王俞 2018-12-19 21:57:20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最近,一篇名为《22岁男孩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回国后成“巨婴”!吃饭还要奶奶喂……》的新闻引发关注。说的是哈尔滨22岁小伙晨宇,从小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出国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元却连预科都没毕业;回国后到大专院校求学,不到两个月就弃学回家;与游戏为伴,仅剩下的交流就是向家人要钱,甚至吃饭还要奶奶喂。

  分析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该男子父母离异后由奶奶抚养长大,期间奶奶觉得离异对小孩造成了伤害,因此对孙子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以此来弥补父母“亏欠”的爱。可是这种“无限满足”的“补偿”,真的就可以替代父母的陪伴与教育了吗?还是只会适得其反?

  奶奶认为小孩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受到了伤害,且其不能生活在父母身边,因此需要给孙子更多的爱才能弥补,才能抚平伤害。这样的想法固然是没有错的,但是奶奶表达这种“更多的爱”的形式是什么呢?是发誓决不让孙子受半点委屈,是只要是孩子想要的东西都会无条件满足,是玩游戏时不厌其烦地喂饭。私以为,这样事事都由着孩子的无限满足不是已经不是爱的表达,而是放纵的表现了。这种补偿式的宠溺,把满足当成爱,并不是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关爱和教育,而只是家长不懂教育或者逃避教育的“自欺欺人”。

  美国教育学家莎莉·路易斯在《唤醒孩子的才华》中表述过:“两年前,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倾向测试上得高分。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所有孩子都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在一起吃饭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会有交流、沟通,会针对孩子的疑惑或者想法去积极引导,此即为有效陪伴的一种表现。倒不是说必须要让该男子父母经常与他一起吃晚饭,而是其家长都应该明白,更多这种类似的有效交流沟通,引导教育,才是“补偿爱”的最好方式。

  该男子在人生中一次次的转折点时刻,被给予的不是有效的引导与陪伴,而是被冠以爱之名的无限物质满足。其脱离了心灵的教育,从此一直保留的则是孩童时“自我”的不成熟心智,22岁仍为“婴儿”状态亦不足为奇。

  这类案例说极端,其实也不那么极端。试想以下情景:父母亲在外工作挣钱没时间陪伴孩子,为了补偿对孩子的亏欠,孩子想要什么好手机,好衣服等,都满足他;家长不懂如何去与孩子有效交流,也不懂如何去引导,只能给孩子足够的钱财满足其要求,任其“自由挥发”等等。这些例子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家长们都或多或少地希望用对孩子的物质满足来替代高质量的有效陪伴,殊不知却是给了孩子“歪曲生长”的土壤和肥料,将其往错误的方向越推越远。

  无限满足的本质为放纵,有效陪伴的本质为引导,它们之间并不可等价。

  文/雷鑫雨(湖北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雷鑫雨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2/19/479677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