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下人进城过个年,咋就“反向春运”呢?

来源:红网 作者:匡生元 编辑:田德政 2019-01-29 22:20:50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城里混得好的子女,把在乡下的父母接到城里过年,有媒体称之为“反向春运”。

  有意思呀。现如今连春运都有正向和反向了。不过,我不明白,乡下人或小地方的人到城里过年,咋就是“反向春运”呢?

  说句大实话,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城里扎下根来的子女,逢年过节时,将父母接过来住些日子,这是“古已有之”的事。像鲁迅先生,还将老母亲接到北京城与己一同居住呢。

  然而,对这“古已有之”的事,如今有媒体大加高度赞扬,说这“是城乡现代化进程标志场景”。

  大抵我又老又蠢的缘故,我搞不懂,对一些子女将独在乡下的父母接到城里来过几天年,就怎么成了“城乡现代化进程标志场景”呢?

  能将父母接到城里过年,不是人人能做得到的。别的不说,得有住的地方房子。没有房子,即使做子女的再讲孝心,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将父母接过来“感受城市生活”。因此,能够将父母接到城里过年的子女毕竟是极少数。我们不能因为铁路春运客流连续四年增长9.1%左右,今年从小地方到北上广过年的“反向春运”人数增加了两倍以上,就得出“大量老年人离开故土到大城市过年”的结论,从而以这个不能成立的结论推断出所谓的反向春运“是城乡现代化进程标志场景”。

  可以这样讲,子女将父母接到城里过年不乏不得已而为之。春节假期总共只有七天。在家待的日子满打满算,也只有五天。就这五天里,还要走亲访友。再说,回家的车票也不那么好买。即使有车之族驾车回家,也有堵车之苦。如果碰上雨雪天气,那更加麻烦。一句话,回家过年累。除了累外,还要花不少钱。而把父母接到城里来过年,这些都不存在了。从这一方面来说,把父母接到城里过年,是子女图方便省事。

  在乡村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可以说是习惯了家乡的生活。城市里的生活再怎么多姿多彩,对在乡下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年人并没有吸引力。乡下的家是他们的根。我的父母就说城里过年没意思。人生地不熟的。门对门都不往来。冷冷清清。在老家过年热热闹闹,还可以玩点小牌。从这一方面来说,父母到城里过年往往是体贴儿女,少让儿女劳神费力。

  父母能在过年时到在城里的孩子身边生活几天,是因为父母还能出远门。当父母走不动时怎么办?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老龄化了,而且由于“只生一个好的”政策强力执行,80后、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能出远门时,大多数80后、90后恐怕不得不回家过年了。这又怎么说呢?

  乡下的父母被子女接到城里过年,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就是一种“候鸟” 行为,这怎么能说成“是城乡现代化进程标志场景”呢?

  子女将乡下的父母接来过年,这是人之常情。评论写手用不着激动得不得了,坐在有暖气吹的办公室里,在电脑上敲出“高大上”的不搭边的美誉文字来。

  文/匡生元

来源:红网

作者:匡生元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9/01/29/481987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