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回乡偶记|春节回家,不妨重写自己的“桃花源记”

来源:红网 作者:刘通 编辑:田德政 2019-02-04 14:25:22
时刻新闻
—分享—

  1月底的时候,手机里多了一张春运的漫画,其中拥挤的人群几乎挤破了画面,每个人都痛苦地陷于人潮之中,但每一张脸都挂着归家的喜悦。漫画中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春运是个闹钟,一年只响一次,提醒人们放下心事,只想着回家。”

  对于在外打拼的游子而言,春运是个甜蜜的烦恼,是一场苦乐交织的旅行。它的一端连接着“外面的世界”,那里紧张、繁荣、日新月异,另一端则连着那个漂浮于记忆,守望在远方的家乡,这里闲适、落后、变化缓慢。对于出生于乡村小镇的游子来说,故乡更应该是那个落后的象征,它最好终年不变,始终静谧和谐,远离都市,成为世外桃源式的心灵寄托。

  但事实上,四十年前,改革开放的序章在乡村展开;四十年后,改革开放的成果并不仅为城市所独享。几次回家过年的感受都让我相信,故乡这座小镇心不再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带来的是一个“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安居乐土。

(图/刘通 来源:红网)

  家乡赤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是蒙冀辽三省交汇之地,1979年从辽宁省划回内蒙古成为地级市,我出生的小镇也随之“搭”上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四十年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近几年寒假回家的见闻,则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小镇在文化和民生上的突出进步。

  按照东北地区的民俗,过年之前要上坟祭祖,传统的祭奠活动则以烧纸焚香,磕头祭拜为主。按照老人的说法,纸钱烧得越多,已故的亲人越能“拾钱”过个好年,因此家家户户不惜力气带着大捆纸钱上山焚烧,往往污染空气,破坏环境甚至引发山火。近年来,文明祭奠和绿色祭奠的口号喊了不少,但在民风民俗根基牢固的家乡,摒弃烧纸祭奠的习俗却绝非易事。欣慰的是,家乡当地已经渐渐摸索出了引导文明祭奠的道路。今年上山,公墓地区已经大变其貌,所有的公墓实现完全的统一管理,烧纸活动只允许在指定场所内进行。这些场所也非简单冰冷的“焚烧池”,而是根据十二生肖打造出的焚烧炉,人们可以根据逝者的生肖“择炉而焚”,既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民风民俗的要求,也为绿色祭奠的转型做出了贡献。

(图/刘通 来源:红网)

  墓区的文化建设更让人耳目一新,“迷信烧纸何须用,文明祭奠为故人……”伴随着优雅的古筝曲调,引导语以通俗的七字诗句提醒市民,为祭奠活动塑造了典雅而不失规范的庄严气氛。陵园的外观也有所改动,入口道路两侧安置了大理石碑,上前观看,便可看到图文并茂的二十四孝故事:戏彩娱亲、鹿乳奉亲……以传统文化取代迷信风俗,以孝道宣传提醒人们及时行孝、务实行孝,墓区的文化建设反映的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也确实给居民带来了更为优雅舒适的活动环境。

  忙完家中过年必需的“公事”,才有空做些会见朋友的“私事”,公园小聚,相约散步,我才发现从小闭着眼都能摸清楚的公园也有变化:这儿立了一座“警钟”,那儿建了一个“廉政广场”,道路两旁还摆着一个个“漫画说廉政”的宣传牌,看来廉政之风已经吹进了小镇。公园在原有景观和设施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批宣扬廉洁文化的建筑:十大清官浮雕、“家风故事”文化墙、廉洁故事宣传栏……花样确实不少,形式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廉政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廉洁宣传也不能只在以居民活动为主的公园进行,要更多地走进机关单位,走进办公室、接待处,才能让小镇的警钟长鸣真鸣,为民而鸣。

(图/刘通 来源:红网)

  值得写下的另一见闻,是家乡新闻网站的成熟上线。平日在学校里学习媒体知识,常以国家级媒体、海外著名媒体为例,从来没有关注过家乡新闻事业的进展。印象里,家乡的新闻事业就是每天晚上无人问津的电视新闻,画质模糊,播音粗糙,新闻枯燥……在家码字记录家乡变化,少不了上网检索信息,让我惊喜的是家乡本地的新闻网站已经建成了一定规模。无论是区级政府网站,还是本地新闻网,都脱离了印象里“纸媒上网”的尴尬状态,建成了实用性美观性兼具的规范网站。上到中央新闻,下至街道动态,家乡新闻网的内容的丰富性和接近性让我这个新闻学子刮目相看。浏览家乡新闻网,才发现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开展保健品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打击虚假宣传乱象;志愿组织正组织“暖冬行动”,接待春运人员回家;区纪委正加强年底的监督审查,对一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行为予以通报……全国发生的新闻,对这个塞北小地也有撼动;全国呼吁的声音,在这个“边远”小镇也有响应;全国重视的工作,在这个仅有三十万人口的地区也在落实。

  其实,家乡早就不是那个“乃不知有汉”的闭塞之地,移动支付早已走进了楼下的小卖部,通往北京的高铁也将在明年竣工,本地大学开启了教学改革的“三步走”战略,城市经济也朝着多元化发展转型。出行在外的游子和学人,春节回家不妨重书自己的“桃花源记”,家乡的发展,有一日终成这样的桃源愿景:其中往来工作,男女衣着,不逊外人。黄发垂髫,诚怡然自乐。见归人,便邀还乡,土地平旷,楼宇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俱在,“设酒杀鸡”,留得游子,吸揽英才。

  文/刘通(重庆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刘通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9/02/04/482159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