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回乡偶记|“过门钱”文化风俗里的乡土情怀

来源:红网 作者:王晓东 编辑:田德政 2019-02-05 08:56:04
时刻新闻
—分享—

  谈起春节,每个人都会有埋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独家记忆,或是一家人团圆在饭桌前吃年夜饭看春晚,或是张灯结彩贴春联,又或是走亲访友拜年叙旧。但在我记忆中留下最深刻烙印的,确是除夕张贴在门楣上的那一张张“过门钱”,被风吹起的五颜六色的过门钱与春联、福字、红灯笼相映成趣,成为装点年味所必不可少的一味节日“盛装”。

  在我的山东老家,历来都有在春节时家家户户张贴“过门钱”的风俗,听老家的祖辈们说,这种习俗已经承续了近百年。“过门钱”又称“门笺”或“门吊子”,由红棉纸或彩纸裁制而成,长约一尺、宽约五寸、规格不定、呈长方形,四周镌有图案,镂空的背饰有水波纹和方孔钱纹等,上刻“五谷丰登”等吉祥语或图案,下多呈穗状。通常,过门钱有红绿黄粉蓝等五种颜色,而不同色彩过门钱的张贴是有讲究的,顺序不能乱。在春节时张贴在门楣上既有喜庆装饰作用,又承载着百姓对于来年富贵安康等质朴的憧憬希冀。

(图/王晓东 来源:红网)

  儿时,我在春节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跟着祖母“赶集”,将火红的春联和花花绿绿的过门钱买回家,然后和祖父、父亲祖孙三代一起动手将它们张贴上去,望着火红鲜艳的春联和随风飘摆的过门钱,小小的心里满满的都是成就感。在山东,“贴春联儿,挂门钱儿,欢欢喜喜过大年儿”“过门钱,过门钱,落到地上都是钱”等童谣妇孺皆知、口口传唱,可见“过门钱”在春节风俗中和人们心里所占据的独特地位。

  过门钱于儿时的我,意味着单纯的成就感、满足感和快乐感,及至长大后才体味到其中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与传统价值。儿时喜欢在老家的集市上看那些过门钱匠人一边制作一边售卖,一沓沓纸在他们手里经过一道道工序变成了招人稀罕的“艺术品”。但是现在再回首,猛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已经近十年没有赶过集了,听说老家农村的集市早已荒芜,在超市和网购的冲击下已无往日热闹,更何况集市上那些手工匠人呢?

(图/王晓东 来源:红网)

  读研之后由于课业的机缘,我了解和接触到了一个制作过门钱的民间手工艺人,颇受触动。山东莒县阎庄镇大柏林村制作过门钱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这个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过门钱村,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冬闲时节制作过门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这个村只剩下54岁的史龙江师傅一人还在坚持。问及史师傅其中缘由,绕不开的是传统手工技艺难以糊口、工业机器化生产带来的冲击。

  传统的过门钱手工制作,需要经过染色、设计图案、制版、刻制等近十道工序,流程繁杂,而刻制过门钱的刀具甚至需要几十把,匠人们为此投注了心血却难以获得体面的物质回报。因于此,高效率、低成本的工业化机器生产日益取代了传统手工制作,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少、会这项手工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少,这项承载着山东历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传统剪纸艺术面临着萧瑟的前景。

(图/王晓东 来源:红网)

  思来想去,这不正是如今大多数传统手工技艺所共同面临的一个窘境吗?不仅是过门钱的手艺逐渐失传,现今春联也改用机器印刷、传统的手工制作灯笼的民俗艺人也是趋于寥寥。高效率的机器生产意味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手工技艺辉煌地位的旁落是其中必然,尽管明白这个道理,但由此引致的人文情怀的消逝和传统文化的消亡,却依旧令人唏嘘扼腕。如何在飞速变革的时代下留住这一抹乡土情怀,应当成为我们去认真思考的问题。

  近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振兴传统工艺”的论述到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工艺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过门钱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也吸引了政府和社会公众所投注的目光,目前,作为山东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的过门钱技艺已被纳入国家非遗名录,各地也开始了保护和传承这项手工艺术的探索和实践。

(图/王晓东 来源:红网)

  在大力倡导“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和“乡村振兴”的当下,于这些理念交汇处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和其承载的风俗文化应当受到我们的进一步重视,让这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而不消散,才能留住工业化和信息化大潮下那愈发珍贵的乡土情怀,让广大百姓的憧憬有归依,让离家游人的乡愁有寄托。

  文/王晓东(山东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王晓东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9/02/05/482118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