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司长王定华透露,教育部正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也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我们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为学区房降温,另一方面加大查处力度,及时曝光择校现象,务必把就近入学落到实处。”(11月27日中国经济网)
随着教育观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子女教育的投入。父母能够关注子女的教育,本是一件幸事,一则证明国家对教育投入是正确的,二则说明在当前的教育下,新一代父母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父母的教育观念开始转变。换言之,正是由于文化水平的提高,父母意识到教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使得他们愿意把大笔钱花在子女的教育上。
但量,由于城乡教育与城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发展,优质与普通教育资源的群集,也使教育出现许多乱象,比如学区房、学位房。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花费数百万元买取几十平米的房子,只为能让孩子上名校。在此种现状下,教育部司长王定华指出为学区房降温,可以看出教育部对当前教育现状的关注,也可看出教育部对改变教育乱象的决心。
然而,多校划片是否是降温学区房的良策呢?造成学区房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发展,而多校划片只是分散家长的“注意力”,改变单一划片造成的“买位置”的现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发展并没得到实质性改变,并不能为学区房降温。所以,多校划片一些人并不买帐。但是,在笔者看来,多校划片的构想对教育的意义不容小觑。诚然,多校划片不能解决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那么,多校划片就失去意义了吗?
其实不然。教育资源不均衡属于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要彻底解决并非易事,这需要打持久战非阵地战,而学区房是摆在当前教育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学区房会滋生错误的教育理念,助长腐败的土壤延伸,必须尽快解决。而多校划片正是奔着此目标而来的。既然单一划片会使一些人投机取巧,不妨模糊“视线”。事实上,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国家也在不断投入资金与人力。所以,多校划片不失为降温学区房的良策。
“头痛医头”的策略虽然被一些人认为是歪招,但当头痛十分严重,而公众又束手无策时,吃两片“止疼片”是可行的。任何制度都有瑕疵,多校划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不均衡发展,如果能够缓解学区房问题,也可以说是实现教育公平、平等的关键一步。
文/付贵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付贵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