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质量大于天,监管者岂能“装聋作哑”

来源:红网 作者:江德斌 编辑:田德政 2019-07-29 16:41:24
时刻新闻
—分享—

7月15日上午,央视记者在河南鹿邑志成实验学校调查问题水泥事件时,意外拍到了从山东枣庄市过来的一批“不速之客”:山东省的公安、工商、质检部门来二次取样的调查组。当央视记者采访时,自称是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的带队负责人表示他不会回答记者的任何问题。在央视记者追问下,干部面对镜头突然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动作——只张嘴不出声。(7月28日 央视)

前一秒还“口若悬河、眉飞色舞”,后一秒面对记者镜头就“表演哑语”,该干部如此完美切换,堪称“神技”表演,被人戏称可以上春晚演小品了。有网友表示成语“装聋作哑”有了新解释:“形容接受记者采访时,通过干嘎巴嘴不说话的表演方法,让观众以为是摄像机出了毛病,以逃避无言以对的窘境。”仔细品味下,还真是这么回事。

不过,如此应对舆论监督,不仅没有达到逃避目的,反而“成功”将焦点聚集在自己身上,激起了广大网友的愤慨,令网络舆论进入第二波高潮,恐怕也是没有想到的吧。恰如人民微评所言“水泥形同豆腐渣,人命关天的事,特别是涉及孩子,不容掉以轻心。”监管者对此负有监管职责,在面对舆论监督时,理应积极回应民众所关心之事,公开相关信息,岂能“装聋作哑”逃避舆论监督。

问题水泥事件发生已有数月之久,被媒体曝光也有近20天,赔偿问题、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迟迟没有解决。对于这样一桩事实明确,证据确凿的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又是涉及学校校舍,关系到数百名孩子的生命安危的案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网友对此议论纷纷,强烈要求严惩生产、销售问题水泥的厂商和经销商。

然而,两地监管部门却动作迟缓,缺乏主动性。鹿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最初只是进行调解,在赔偿无果后,又表示处罚在走程序,但厂家应由其属地山东省枣庄市的相关部门调查、处理,有消极、推诿之嫌。而枣庄市台儿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则在水泥检验的取样工作时,闹出了“装聋作哑”的笑话。显然,两地市场监管部门都没有重视“问题水泥”,都是在舆论的推动下,才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又闹出低级笑话,怎能令公众满意。

28日,台儿庄区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告厂商涉嫌生产销售不合格水泥,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台儿庄区公安分局已开展立案调查,两名主要当事人已被控制。台儿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面对镜头表演哑语,则提出了严肃的批评教育。问题水泥事件暂时告一段落,但由此引发的舆论监督问题,却没有就此消退。监管部门面对舆论监督时,不要将媒体当做“敌人”,应有积极配合、坦诚相待的态度,及时回应问题,遵循信息公开原则,让舆情明朗化,才是最恰当的解决方法。

文/江德斌

来源:红网

作者:江德斌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7/29/577528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