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任务都往基层甩,还谈什么减负?

来源:红网 作者:​沈道远 编辑:田德政 2019-07-30 20:05:01
时刻新闻
—分享—

王辉告诉半月谈记者,从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其所在的乡镇共认领各类《责任书》《任务告知书》共42份,其中属于乡镇职责范围内的有20项,主要包括党务工作、脱贫攻坚、乡镇规划、用地审批、禁毒宣传、综治维稳、民生保障、基层政权建设、农村经济管理服务等。“剩余22项任务,都是各单位和部门‘下放’的任务。”(7月30日《半月谈》)

一个乡镇42份责任书中有22项任务是上级单位和部门“甩”下来的,非本职任务超过了一半,基层干部怎么可能不忙。可是,如果仅仅只是忙也就罢了,大不了苦点累点,但最致命的问题是,做得越多出错的几率就越多,而一旦工作错误,被问责被追责总是难免的。既要落实大量非本职之外的任务,又要承担因此带来的问责风险,基层干部在这样的官场生态下,还谈什么减负呢?

既然很多任务都是上级单位和部门甩下来的,而非基层干部的本职工作,那么基层为何不果断地拒绝呢?其实,绝大多数基层干部也想拒绝,但是奈何位卑权小,面对的都是手握考核督查大权的上级单位和部门,只能独自感叹“臣妾做不到”。再说,上级单位和部门下达的任务,往往都是“一把手”领回来的,“一把手”都认领了任务,都在任务书上签字了,作为具体的工作人员怎么可能还有推辞的理由。

不过,基层干部落实非本职任务,会面临诸多问题。首先,人手不足。基层干部往往身兼数职,要落实非本职任务必然需要增派力量,可乡镇已经是最基层了,再往下就只能临时抽调村社干部。只是村社干部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办事简单粗暴的村社干部,很容易闯祸捅娄子。其次,经费不足。干工作自然涉及经费,问题是非本职任务就意味着没有专门经费。现在不少乡镇的财政极其困难,没钱办事已经成为不少基层干部无法落实任务的重要原因。最后,没有权力。乡镇一级虽有“属地管理”的责任,可是,在落实不少的执法类任务时却没有相应的权力。比如,征收社会抚养费、打击整治私挖滥采、淘汰黄标车等工作,上级单位和部门才有执法权,要基层干部“代劳”明显有违依法行政的要求。

基层没人没钱没权,却被上级要求保质保量完成非本职工作,这样明目张胆地转移任务,推卸责任,必须予以治理。上级单位部门这般操作,说得轻一点,是“甩锅”,是不负责;说得重一点,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是典型的尸位素餐不作为。上级单位部门的主责主业,就该由上级单位部门自己扛,基层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各归其位,各司其职,才是健康良性的官场生态。

如何解决上级单位部门任务都往基层甩的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还需从多方着力。一则各级单位和部门要严格按照机构改革之后的“三定”方案,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确需基层配合完成的任务,要从制度上推动行政权力下放,行政资源下沉,让基层权责对等;二则对基层每年的工作任务进行统一的清单化管理,对新增任务实现报备制度,防止各部门将自身职责转嫁到乡镇,切实从源头上为基层减轻工作负担;三则要规范问责,科学问责,避免问责泛化,同时,配套出台容错纠错机制,大胆为干事创业的基层干部撑腰鼓劲。

文/沈道远

来源:红网

作者:​沈道远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7/30/577841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