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该通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关于基层减负工作的总要求,对进一步破除形式主义、解放干部手脚、加强作风建设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形式主义犹如“过街老鼠”,令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大力整改下,形式主义的不正之风有所收敛,但仍然顽固地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存在着,甚至披着“新马甲”,衍生出新的表现与新的特点。为此,必须念好“严”“实”“恒”的“三字经”,彻底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
要念好“严”字经,做到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形式主义的“星星之火”看似“无伤大雅”,而一旦任其发展形成“燎原之势”,便会像蛀虫一样一点点啃食“树”与“根”之间的联系,让党员干部之“树”脱离人民群众之“根”,造成“树倒根摧”的严重后果。为此,在整治形式主义时,一方面要健全惩处制度,加大惩罚力度,另一方面要健全监管机制,坚持关口前移、源头预防,重点监督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抓早抓小抓苗头上动真格、下工夫、出实招,争取做到紧盯不放、露头就打、防微杜渐,使形式主义不正之风及时“刹车”。
要念好“实”字经,做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治理形式主义如果一味治标不治本,就好比拳头打在棉花上、子弹打在沙坑里,不能起到较大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形式主义根源于党员干部思想出现偏差,因而要根治形式主义,必须从思想上正本固元,引导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的重要指示,使其自觉树立起实事求是的原则、求真务实的作风和真抓实干的品行,在工作中培养正确的政绩观与是非观,“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实现从“不敢”“不能”到“不想”的深层次转变。
要念好“恒”字经,做到短期与长期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要把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驰而不息,落实落细。”形式主义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思想与社会历史根源,整治形式主义顽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为此,治理形式主义时,不能只吹“一口气”、只刮“一阵风”,而是要在国家治理层面、制度建设层面和思想引领层面上建立起长效机制,织紧织密铲除形式主义的“天罗地网”,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绵绵发力、久久为功。
作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扫除形式主义必须以“严”字为首、以“实”字为要、以“恒”字为本,防治齐抓、标本兼治、长短结合,为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创造出天朗气清的干事创业环境。
来源:红网
作者:冯玲艳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