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条例》施行,打通农民工欠薪“梗阻”

来源:红网 作者:孔德淇 编辑:张瑜 2020-05-01 18:32:07
时刻新闻
—分享—

农民工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工资却被拖欠,讨薪不得,谁来管?5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据悉,这是我国第一部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的专门性法规,标志着根治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进入法治时代。(5月1日 人民网)

农民工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农民工人数不断增加,“欠薪”事件却屡禁不止。据统计,2018年全国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8.1万余件,其中农民工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案件29.3万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等工程建设领域。

拖欠农民工工资,既有违市场规则,更背离道德底线,有效治理刻不容缓。为维护农民工工资权益,让农民工不再为领工资发愁,人社部、司法部等相关部门举措不断。2017年,人社部印发《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将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其他责任人列入黑名单,加大违法失信者的机会成本。2019年5月,司法部在中国法律服务网开通“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提供讨薪咨询、求法援、问题反映三种欠薪求助途径,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倘若说上述举措对恶意欠薪起到了警醒、救助作用,让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多发高发的态势得到明显遏制,那么《条例》施行则是把原来行政管理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制度置于法律框架下,相关部门可通过法律来依法治欠,进一步根治欠薪难题。作为我国第一部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的专门性法规,《条例》在支付时间、工资清单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了工资支付行为,明确了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法律责任,特别是建设单位应担的责任,通过实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实名制管理、施工总承包企业代发工资、工资保证金等制度全链条治理,打通工程建设领域发薪“梗阻”,同时细化政府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对违法行为加大惩处力度,打造监管闭环,形成治欠合力,体现了源头治理、全程监管、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

根治欠薪顽疾,关涉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条例》的实施顺应了社会各界对根治欠薪的期盼和呼吁,赋予治理欠薪问题以制度刚性和法律支撑,将被动“清欠”变为主动“防欠”,标志着依法依规治理欠薪迈上了新阶段。这无疑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欠薪零容忍的制度体系、监管有效的工作格局、惩处有力的执法机制,推动有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工资报酬权益。

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徒法不足以自行,眼下确保如期实现“到2020年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已进入倒计时,贯彻《条例》规定必须强化落地与执行,扎紧不敢欠、不能欠的制度笼子,相关部门应当认真履职尽责,以法治化和制度化保障,借力科技等有力手段监管农民工工资支付,确保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有效维护,守护好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还需以《条例》实施为切入点,推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提高农民工群体法治素养和维权能力,助力其通过劳动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红网

作者:孔德淇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5/01/716525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