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丑医生”体现精细化医疗服务之美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陈乘 2021-03-01 18:25:56
时刻新闻
—分享—

文/郭元鹏

“不要紧张呀,你最勇敢了!”“你太厉害了,给你一个特别的奖励。”在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顺德区妇幼保健院)的急诊科里,陈国荣身着彩色的小丑服,为一旁准备抽血检验的患儿打气。手中的一把小尺已准备好,将给这位勇敢、不哭闹的患儿一份特别的奖励。陈国荣是该院的一名专业“小丑医生”,为患儿带去欢乐和笑声,减轻他们就医的恐惧和痛苦。(3月1日 《信息时报》)

陈国荣第一次接触小丑这个职业是在2017年。他回忆道:“当时我阅读了一些国外的报道,了解到一些专业的志愿者通过扮演滑稽的小丑,在医院里哄孩子开心,让他们治疗时减少恐惧。我觉得这个还蛮有意义的。”在一次志愿活动中,陈国荣第一次扮演小丑,在自己走入医院后,孩子们马上涌上来并围绕在自己身边的时候,发出欢呼声,陈国荣觉得这是一个有意义的行动。从此,这家医院开始尝试“小丑医生”的服务探索。

“小丑医生”何以受到了孩子的喜爱!道理是十分简单的,一个方面,孩子喜欢看“小丑”这类节目,到医院里看到“小丑医生”紧张心理减轻了;另一个方面,“小丑医生”让孩子改变了对医生的看法,从心理上少了“戒备之心”“恐惧之心”。

现实生活里,家长带着孩子到医院诊疗,最大的困难就是“孩子的哭闹”。还没有走进医院的大门,孩子就开始哭闹起来,“我不要打针”“我不要看病”。孩子一看到“白大褂”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在孩子的心灵世界里,“穿白大褂的医生”就是“穿白大褂的大灰狼”。恐惧心理之下,孩子对于医院,孩子对于医生,孩子对于打针,孩子对于看病,有着“与生俱来的恐惧”。

“小丑医生”是一种浓烈的关怀。让孩子不再恐惧医生,让孩子不再恐惧看病,需要儿童医院多些“小丑医生”的创新。很多年前,笔者看到一则报道,在贵州省一家医院,一位儿科医生是一位“会讲童话的医生”,是一位“会唱儿歌的医生”,在给孩子看病的时候,这位医生会一边“讲童话”一边“唱儿歌”,让孩子少了哭闹。还有一家医院,为了让孩子不恐惧看病,所有儿科医生都“不再穿白大褂”而是“换上生活的衣裳”。这都是一种服务理念的创新和美好的探索。

当然,对于家长也需要反思孩子为何“恐惧医生”!除了孩子“害怕打针”的因素之外,应该说还有一种情况是需要关注的,那就是错误的教育方式,比如不少家长就喜欢用医生和警察吓唬孩子。孩子一哭闹就说“医生来了”“警察来了”。这也是需要改变的。

总之,“小丑医生”体现的是服务之美,儿童医院需要更多类似“小丑医生”的服务创新,比如儿童诊室可以布置得像儿童乐园等等。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3/01/905460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