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典籍里的中国》:对话先贤让薪火相传

来源:红网 作者:陈春伲 编辑:陈乘 2021-03-29 19:08:48
时刻新闻
—分享—

青辣椒.jpg

央视继《国家宝藏》之后,又一档节目爆红了。《典籍里的中国》,2021年大年初一上映的一档全新的原创文化节目。节目刚开播就好评如潮,豆瓣评分高达9.4分。播放至今才三期,微博热搜已达60个,视频播放量超过2.5亿,微博上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11亿。在观众的“观影口味”越来越挑剔的趋势下,这档节目为何能够迅速火遍全国,并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

“为殷先人,有册有典”,典籍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典籍里的中国》独具匠心,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名篇,展现其中蕴涵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对话先贤,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下去。

典籍不易读、不易懂,怎么才能够在一期节目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里,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典籍里的故事呢?那便营造一个“故事讲述场”,以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带领观众读懂我国古老、难懂的经典,让书中的文字活起来。节目设置了三个大舞台与甬道相连,综合运用环幕投屏、AR技术、实时跟踪等拍摄技术,采用多空间沉浸式戏剧,穿越古今,让当代读书人与古代华夏先贤进行对话,讲述典籍里的故事,真正实现“与历史对话”。

这是一种全新的创作理念,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典籍里的历史故事。《典籍里的中国》带领观众进入《尚书》里的中国,回到三百年前的《天工开物》,进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以穿越回汉朝,与著名演员倪大红饰演的“古代护书人”伏生对话,“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为何要读书?这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原因。“圣人不能久生二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古有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今有袁隆平心怀“天下乘凉梦”,致力杂交水稻的研究,两位相隔三百多年的科学家跨越时空,在稻田里相见、相识、对话、凝视、握手。

《典籍里的中国》的场景布置和灯光设计精良,配乐采用中国古典音乐如战鼓、古筝月鸣曲、昆曲等,十分恢弘且富含韵味。演员的服装制作精美,剧情设计紧凑不拖沓。演员演技不掉线,令观众不“出戏”,比如演“护书人”伏生的老戏骨倪大红,从眼神、神情、动作,再到台词,都十分的传神:讲述护书故事时的悲痛自责、听《尚书》历朝历代流转的焦急、得知《尚书》得以传承的欣慰……让观众随着他的演绎欣喜和落泪,仿佛眼前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真正的伏生。各方面相辅相成,精彩绝伦。

无论是创意还是内涵,《典籍里的中国》都称得上“经典”二字。但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存在不足也是人之常情。《典籍里的中国》既要有文人的风骨,也要有大众娱乐的趣味,想要折中两者来讲好经典文化、传承时代精神,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演绎是不完全的。因此,节目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能够最大程度的把握经典,这是一个值得不断思考和探索的事情。

文/陈春伲(广西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陈春伲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3/29/913611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