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世界读书日:左图右史,邺架巍巍

来源:红网 作者:都大伟 编辑:张瑜 2021-04-23 21:24:59
时刻新闻
—分享—

文/都大伟

今天是第二十六个世界读书日。真正的爱书之人,或许不会在意这种仪式感,因为对他们而言,每天都是读书日;不过仪式感总归可以为我们的庸常生活加一点儿新鲜的点缀,激荡起平日里不曾有过的思索,特别是对那些生活中目之所及常见之事的思索,比如,读书。

读书人和书究竟是什么关系?如果读书人希冀通过读书来增益技能、加官晋爵,那么此时的人和书就属于“我和它”的关系,书所具备的工具性价值被放到最大,让读者“手中有剑”;如果读书人希冀通过读书来陶冶情操、静谧自怡,那么此时的人和书就属于“我和你”的关系,书体现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价值,让读者“手中无剑而心中有剑”,心中之剑不会外显,但会于无形之中给人以隐隐约约的锋芒,且关键时刻亦可扬眉出鞘。第一类读书人是最多的(或许他们没有资格被称为读书人),这样的读书可能有用但也可能无趣;第二类读书人也有相当一部分,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他们。

但其实还有第三种读书人。第三种读书人根本就不会看重书的任何价值——读书并没有什么理由可言。吃饭睡觉是为了什么呢?我们会为自己娱乐、旅游、饭后消遣和自由恋爱寻找理由吗?读书亦如是。第三种读书人不会为自己读书的行为寻找任何原因,他们似乎也意识不到读书的目的性。实际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甚至不会把自己归为读书人,不会刻意强调自己读书的行为和感觉,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某一刻在读书。在他们的意识里,“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但读书依然会让他们的思想留痕,那就是一股让外人甚至让自己都永远看不见摸不着的剑气。

用一个具象的例子就能解释何为第三类读书人,那就是书架。很多读书人的梦想就是坐拥书城,即拥有一个看上去“左图右史,邺架巍巍”的书架。但也有一些读书人,他们对书的热爱超过了绝大多数人,但他们的书架上其实没几本书,他们甚至并没有一个像样的私家书架——比如一生钟情于书的钱锺书先生。钱先生的藏书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多,在他看来,书可以去借,看完后归还即可。这是一位博闻强记的大学者对书的理解。“左图右史,邺架巍巍”不是动于九天之上的表面功夫,而是藏于九地之下的本初心灵。

用一个抽象的例子也可以解释何为第三类读书人,那就是读书的意义。正如马克斯·韦伯在他的演讲《以学术为业》中提到的“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同理,读书也不涉及任何终极关怀。读书有意义吗?对第三类读书人而言,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必要提出来。你无法让让有信仰的人用某种逻辑去证明自己的信仰,同样地,你也无法让第三类读书人用某种现世的结果去证明读书的意义。为什么要去证明呢?他们会带着一脸疑惑来问你。那种疑惑的表情仿佛也在问你:为什么要专门为读书设立节日?读书难道不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最普通不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吗?

或许,只有对读书的态度达到这样一种至纯至粹的境界,我们才能进一步侈谈读书的神奇。所有的书都是由人写就的,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读书活动都是在对谈人心——包括读学术著作。既然是对谈人心,那么读书就属于一种人际交流的公共生活了。对第三类读书人而言,读书就是以“左图右史,邺架巍巍”的奇特方式参与公共生活、搭建公共想象,但他们自己可能觉察不到。这种读书的状态,无疑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的状态——左图右史,是享受公共空间的左右;邺架巍巍,是置邺架于山川街巷之间。此时,人和书的关系,就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来源:红网

作者:都大伟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4/23/922773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