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如何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袁隆平院士给了答案

来源:红网 作者:樊水科 编辑:化定兴 2021-05-23 16:04:58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椒.jpg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这一消息一出便立即刷爆朋友圈,并引发全网哀悼。他是名副其实的水稻之父,也是终生坚持“下田”搞研究,淡泊名利的真正的科技工作者,如何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袁隆平院士给了答案。

去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希望广大理论工作者“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而袁隆平院士是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典范。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就是从我国实际需要出发,发现和解决我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十四亿国人的吃饭问题就是最大的实际问题,这也是袁隆平院士终生的梦想和追求。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就是走出象牙塔,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实际问题,使理论发现能解决实际问题。袁隆平就是一位“草帽院士”,终生都喜欢在田间地头研究。他曾说:“只有下田最快乐!”从1968年开始,袁隆平不辞辛劳地在湖南、云南、海南、广东等地辗转研究,直到90多岁,他甚至在住宅旁安排了一块试验田,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下田。哪怕获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那天,他依然在衡阳12亩试验田现场拿着水稻说“开花开得好好”。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就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很多国内问题也总与国际问题密切相关,更需世界齐心协力、共同应对。袁隆平曾30多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10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还培训了来自40多个发展中国家约2000名政府官员和农技专家。

袁隆平院士,一路走好!

文/樊水科(西京学院)

来源:红网

作者:樊水科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5/23/939242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