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金钱的瞳孔里度量幸福,连“保鲜期”也短暂

来源:红网 作者:曲亚宁 编辑:陈乘 2021-09-16 22:00:57
时刻新闻
—分享—

青辣椒.jpg

近日,一则关于“月薪多少才会感觉幸福”的讨论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有网友评论说“至少税后2万+”“有车有房没贷款,大概一万就行,觉得幸福就得一万五到两万了”,也有网友回复道“越多越好”“永远不嫌多”。评论区近两万条的回复中,其中不乏自哂之语,但更多展现的是对高薪酬的憧憬、渴望与向往,极少有人表示对个人当下的薪资感到幸福和满足。

其实,此类的讨论在网络上引发热潮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18年,就有“全国各大安全感工资标准”在网上热传,在这份榜单中,共包含13座城市,其中上海市以9250元的月薪标准位居榜首,深圳、北京则紧跟其后,分别以8780元、8550元位列第二、三名。但当网友们看到这份名单时,却大呼“丝毫感受不到安全”。无论是幸福感也好,安全感也罢,之所以在与月薪挂钩时能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其背后不乏个人收入差距所带来的社会压力与社会比较所产生的情绪焦虑的缘故。

在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之时,人民的生活水平相较以往也有了极大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国强民富的当下毋庸置疑是提高的,这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行动网络(SDSN)3月19日公布2021年度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可以得到反映,中国排名比去年前进了近10个名次。但值得关注的是,因社会比较而产生的心理差距和因此产生的群体压力,时常成为当代人情绪焦虑、自卑失落的重要原因,也成为阻断幸福感的最后一公里。当收入两万块的人与他收入一万块的同事比较时,他或许还在为自己手中的薪酬沾沾自喜,但当他得知同龄人已经实现了金钱自由时,他就不免因心理落差和自我怀疑而坐立不安、心生焦虑。由此可见,以金钱为标尺来度量幸福,不仅长度有限,就连“保鲜期”也只能是短暂的,无法内化为前进的恒久驱动力、奋斗的永久指向标。

应该注意到,人们关于薪资与幸福感、安全感之间的讨论,早已不单单停留在金钱层面的考量,背后站着的是一个又一个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却又囿于工资枷锁下的顶着黑眼圈加班的打工人,他们对幸福美好的明天充满着憧憬,却也不免落入金钱衡量的圈套,饱受精神折磨却无处宣泄,只能在评论区用键盘敲击出一句“月入过万,也就想想”。

而这一社会的问题的解决,绝不是一朝一夕、一方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工程,需要公民、政府及整个社会的合力才能有效解决、长久受益。

公民应当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诚然金钱是人们解决物质花销问题的必备品,但倘若唯以金钱为准绳衡量幸福与快乐,不仅会丧失分析现实的理性判断力,更可能陷入盲目比较、单向嫉妒的漩涡。已有研究表明,金钱对于幸福感的“边际效用”正在递减,即当人们所拥有的金钱数量达到一定的阈限值,金钱的增加并不能带来等量的幸福增值。金钱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只能是短期、浅显、有限的,若想得到长久的幸福与安全,必须沉下心磨炼意志、提升自我、不断进步,唯有如此,才能拥有心中无忧无虑、淡泊宁静的伊甸园。

政府部门对此也要有所作为,要读懂众多网民言论背后的社会焦虑,践行相关措施进行改革与调整,为人民群众铸造坚实的幸福墙和安全墙。不能忘记的是,还应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正气向上、公平正义的氛围,缩小因收入差距导致的所谓不平等,减少因社会地位而衍生的歧视,为每个人的成长发展提供多元包容的环境,这是一个有温度、扬正气的进步社会应有之义。

尤记得《觉醒年代》中的一幕,当没钱交学费的学生海威来请求守常先生做自己借钱的担保人时,守常先生听后说道“这钱不用借,我给你”,他转身与妻子拼凑出五块大洋,二话不说地塞到学生的手里,让他赶紧去交学费。但此时,守常先生家里只有那五块大洋。今天,当再次想起这一幕时,仍不免因先生“铁肩担道义”的慷慨大度而热泪盈眶,金钱面前,远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回首当下,与先生相比,或许我们应该反思的还有很多,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文/曲亚宁(山东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曲亚宁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9/16/101509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