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吴姥姥走上科学红毯,好的科普需要好奇的驱动

来源:红网 作者:丁超逸 编辑:刘昱 2022-08-21 16:27:26
时刻新闻
—分享—

bac8f8b7-b646-4bbc-a914-4d89489a3544.jpg

□丁超逸(复旦大学)

8月20日,两鬓灰白、今年73岁的吴於人教授(网络ID:不刷题的吴姥姥)走上红毯,出席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不论是以往的各类科普短视频,还是大会上的演讲,吴姥姥总是将好奇心作为出发点,让普通大众感受科学思维的快乐。好的科普,需要有趣的主题、新颖的形式,更需要好奇的驱动。

流量时代,科普短视频的关注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话题的好奇与否。就视频作品而言,资本的加持、形式的包装确实会带来更广的传播,但用户的视角不可忽视。试想,打开手机的时候,看到无趣的标题、无聊的介绍,刷掉甚至都不点开是最有可能的选择。如果一条科普短视频能引发众人的思考、回答大家的关切、勾起用户的兴趣,自然会获得较高的点击率和浏览量。这背后的底层动因,在于人们对科普主题充满新鲜感的好奇心。

以好奇为起点的科普,能让更多人走近科学、认识科学。科普本身就具有“接地气”的属性,假如一个作品高高在上,缺乏通俗易懂的讲解,那就丧失了科普应有的价值。科普不需要深厚的理论、难啃的公式,而是需要讲解者俯下身来,与大家“共情”,带着普通人好奇的感觉去认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从同济大学物理系退休后,吴姥姥在短视频平台科普物理常识,演示物理实验。在吴姥姥的视频中,她要么抛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要么联系热点事件,再凭借“脑洞大开”的道具和妙趣横生的演示,普及科学知识。这种因好奇而生的科普,让简单易懂的科学知识得以走进寻常百姓家。

好奇的驱动,使自然科学的学习少了一些“机械感”,多了一些体验感。不刷题并不代表完全不做题、不学习,而是反对机械地、条件反射地做题。吴姥姥提倡把题目当做一个小课题,动脑筋把它吃透,做题少而精,举一反三。将好奇心作为学习和实验的出发点,勤动脑、多动手,用生动的实践代替功利的答题,享受科学思维的快乐,这样的“不刷题理念”能让人终身受益。

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全民素质的提高,而这需要更多深入的学习和有益的科普。好奇心驱动下的科普,让科学技能、科学素养与科学思维深入人心,让人们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中,应该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来源:红网

作者:丁超逸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8/21/1174162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