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寻根性办学”是一场精神寻根之旅

来源:红网 作者:孔德淇 编辑:田德政 2022-09-03 20:23:27
时刻新闻
—分享—

□孔德淇

又到高校开学季。日前,拥有120年建校历史的南京大学,首次开展“寻根性办学”,2022级本科生报到后将全部入住鼓楼校区,完成一年级大类培养后,第二年再根据专业分流至各校区相应学院,以让学生在百年文化中浸润修养,在丰厚底蕴中传承南大精神。(8月31日 新华报业交汇点客户端)

在雄伟古朴的校园沉思漫步,在典雅精致的图书馆挑灯夜读,大学的功能不仅限于知识传播之地与知识产生之地,还在于提供一个有形的场域,让学生浸润其间,感受大学的文化底蕴,留下共同的校园记忆。推行“寻根性办学”,既是学校的心之所往,同时更确立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众所周知,大学校园是治学精神的有形象征,而饱经岁月洗礼的古校区,不仅散落着各种文物古迹,更遍布历史故居、名人寓所等蕴含“大学精神”的珍贵遗产。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走出象牙塔”的口号声中,实用主义遮蔽了大学精神的光芒,而这些可视、可感的古老场所和物件,记录了老一辈学人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唤醒学生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呵护。

此前,中山大学也曾探索类似办学模式,安排所有大一新生第一年在历史悠久的广州校区南校园集中培养。这些历经百年历史长河涤荡的校园,见证了经久不息的学术光辉,留下惊羡时代的巨著和作品,迸发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由此可见,寻根性办学,更多的是寻精神之根、寻文化之根,以求大学树精神之,师生行大道之责。

这也印证了高等教育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当前,素质教育尤其应落实于宁静的校园,这是教师潜心钻研和学生认真治学的前提,也是修炼独特大学精神的关键。今天的大学管理者,要努力摒弃知识商品化、碎片化带来的浮躁,通过“寻根性办学”等创新实践,自觉守护大学的精神。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曾言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所大学之“大”,在于滋润人心的人文精神,在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氛围。除了在老校区里沉浸式学习,寻找久违的大学精神,还要让本校的知名教授、学者有热情参与进来,为爱读书的、求知若渴的学生提供一流知识的涵养,与后者形成一个求知共同体,从而达到价值塑造和能力提升的交融互通。而纵观百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史,不少学贯中西、关爱学生的大师被人口口相诵,我们应加大力气建设教师队伍,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素质,兼备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不仅满足于成为传道授业的“经师”,更要努力向培养人才品德的“人师”看齐。说到底,教授和学生在哪里,大学就在哪里。

来源:红网

作者:孔德淇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9/03/1178433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