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存款之后:今天我们对财富积累的态度

来源:红网 作者:都大伟 编辑:田德政 2022-09-03 20:23:02
时刻新闻
—分享—

□都大伟

毕业工作两年多的人,大多会积累起自己的存款;在一线城市,存款的数字可以达到六位数或七位数。伴随着这一过程的,除了个人对“资产”概念敏感性的逐渐加强,还有财富积累和财富管理意识的加深。财商教育似乎是过往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中,比较欠缺的一项。存款之后,我们才会在实践中不断补课,锤炼自己对财富积累的态度,并因此更加完整地形塑自己的财富观甚至人生观。

既然提高到财富观和人生观的层面,那么我们就必须从比较抽象的高度来理解财富积累——或许,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财富积累,一是战略的角度,二是艺术的角度。前者告诉我们,严肃点,积累财富是一件需要科学筹划的人生大事;后者告诉我们,放轻松,积累财富其实也是一件浪漫多情的人生小事。

确实,财富积累可以是生命成长期的长期战略之一,需要个人认真地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从战略分析中的内部环境分析来看,不同的人生阶段,会赋予个人存款不同的意义。之前跟几个前辈吃饭时,提到目前的收入似乎可以让生活变得“比较满意”,但前辈的告诫是“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结婚”。从战略分析中的外部环境来看,在新冠疫情流行的外部环境中, 许多人对未来的经济收益预期似乎变得不稳定,过度消费因此骤减。

但是,任何财富积累的态度,都是内外部环境综合影响的产物,或许要用SWOT分析的视角去看待财富的积累。譬如,受家庭的影响,有的人从小就养成了不同类型资产之间变换的敏感性,这种意识,就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内部环境,他们在积累个人存款后,会尝试进行多种类型资产之间的变换。但如果遇到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的外部环境,资产之间的置换壁垒可能会提高,内外部环境之间可能会产生张力,让资产变换受挫。有的人可能并没有资产变换的意识,但如果处于较好的经济环境中,就会备受鼓舞,跃跃欲试于不同的市场中。

记得在19岁生日前后,笔者去开了自己的一个证券账户,在那段时间短暂的牛市中产生了一种生逢其时的感觉——这种感觉在随后的跌盘中化为泡影。直到今天,我都特别感谢那段经历给我的深刻教训:财富的积累,应该是内外部环境长期作用之下的产物,一时的投机和侥幸,都不能带给你想要的东西。那一节财富课也让我形成了关于财富积累的个人战略风格: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用长期主义的心态看待自己的财富增值。

经过这样的财富分析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关于财富积累的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的层面。如果在前期的战略分析阶段,你培养了长期主义的心态,此时就会作出第一阶段的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财富积累的基础,还是应该来源于自己的工资性收入;理智的头脑、艰苦奋斗的青年精神和延迟的满足感,这些是长期主义在工资性收入上的具体表现。有了这样的收入积累,你也会有更多的底气,去小心翼翼进行各种合理的资产变换:货币资产转换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转换为证券资产,证券资产转换为信贷资产,总之这四种资产之间可以进行转换。不同形式的资产之间的变换,在财富积累方面要胜于单一的资产形式。这是第二阶段的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

当然,财富积累不仅是一种战略,也是一种艺术,也有浪漫的基因。财富积累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在为社会资源的快速交换作出自己的微薄贡献,因此这是一种社会行为,是在为提高社会活力作出自己的贡献。今天,财富可以让年轻人获得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独立尊严,获得更多立足社会的底气,获得安全感,这本身也是在贡献于社会的稳定。通过勤劳和节俭获得自己的合法收入,这是对法治环境的维护。我们在结束每一天的工作时,可以想到:我们的工作,以及工作带来的回报,是与社会相连接的,我们是整个社会链条的组成部分,那么我们会有更多的心安。从这一角度讲,财富的积累,是一件养心的事情。

或许,我们可以想一想管理财富的事情了。作为理性人,我们是在财富积累中完善自己的科学头脑;作为社会人,我们在为社会和大众创造价值,以更好的基础、更多的方式,为社会和大众创造价值。这大抵是今天我们对财富积累的态度。

来源:红网

作者:都大伟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9/03/1178435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