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鸣镝
网络上有一种说法“早阳早好”,有道理吗?张忠德回应称:“与其相信早感染早好,我认为应该改一下:不感染最好!目前应该系统地增强自身抵抗力,在公共场所还是要做好基本防护。但即使感染了也不用怕,中西医结合,我们有足够的药物储备,有专业的救治专家,形成了救治方案,老百姓不需要恐慌。”
当连花清瘟成“神药”的“新剧情”,邂逅“早阳早好”的“歪理论”,上演了一场疫情防控的“情景剧”。当下,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毒株R0系数可以达到22,感染性增强。但钟南山院士也明确表示:“奥密克戎的致病性已经大大减低,近期致死率已降低至0.1%左右,跟流感差不多”。无数次实践也证明,中国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是正确、科学、有效的,无需过度担心。
截至到2022年11月28日,中国的确诊比例为全球平均数的1/374,确诊比例为美国的1/1348,死亡比例是全球平均数的1/232。这些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是“中国担当”与“中国智慧”,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力量”与“中国方案”,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提供了帮助和借鉴,赢得世界广泛认可充分尊重。
从最美“逆行者”到最美“志愿红”,在这三年里,我们经历了无数次清零,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三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携手同心,打赢了一场场疫情防控的攻坚战、阻击战、歼灭战,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平凡英雄的感人故事,积累了大量的疫情防控第一手资料以及丰富的处置经验,并针对性出台了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优化措施、“新十条”等有效防控举措,实现了从统筹管控到精准防疫的完美过度,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构建起了战疫坚不可催的“战疫堡垒”。所以,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应对好一切可能遇到的风险与考验。
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也没有旁边者。“新十条”优化举措,不是摆烂、更不是躺平,而是精准防控,所以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尽最大努力做好个人防护,摒弃“早阳早好”等谬论。当前,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还有许多更有意义事情等着我们去做。与其每天纠结与“阳不阳”的彷徨、不安与焦虑中,浑浑噩噩浪费大好光阴,失去大好机会;还不如及时调整好心态,全面做好“身体防疫”与“心理防疫”双重防护,化危机为转机,用忙碌战胜焦虑,用实绩迎接挑战,始终坚持以坚如磐石的信心、阳光积极的心态、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过好每一天,奋斗每一刻。
来源:红网
作者:王鸣镝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