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艳
走路怕摔、洗澡怕滑、起床困难……居家生活中,老年人因身体原因经常遇到难处。老有所养,必先老有所居。居家环境的适老化改造,关系到老人能否居家安心养老。
其实,老龄化不是问题,不适应才是问题。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时期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这意味着,我国的养老事业不仅要实现老有所养,更要让老年人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很多地方都拿出切实措施,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家庭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如去年底,武汉市出台《既有小区居家适老化改造试点工作方案》,首批选取150个小区作为居家适老化改造试点,目前已累计为约3000户老年人家庭提供改造。
适老化改造要根据每个老人的身体情况、居住情况、个人意愿等需要因需而设。不同特点和家庭情况的老人,适老化改造各有侧重,比如,对坐轮椅的老年人去掉门槛、给楼梯间安上扶手、安装应急报警器,对失智老人发放防走失手表、用不同的灯光颜色为听力障碍的老年人增加视觉辅助,以此区分卧室和客厅等等。
养老服务有质感,更要有温度。有“温度”,就是在为老年人办实事,解难事中体现养老服务的人性化、人文性,给予老年人群体更多的关怀;有“质感”,就是要充分纳入对老年人特殊需求的考量,改善养老服务的便利性和适老化,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变老,是人生必经的阶段。对于老年人来说,享受适宜的生活环境并不意味着要改变熟悉的生活环境。比如,重庆正在进行的适老化改造,没有大改大变,而是通过微改造,在未破坏原有生活场所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对有适老需要的老人家里的地面、门窗、卧室、厨卫等处进行适老化改造,营造出一个更加温馨、美好、熟悉的适老环境,构建出“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的养老生态。
适老化改造,让“养老”变“享老”。但是,环境的改造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对老年人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益,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氛围,才能不断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让“养老”变“享老”。
来源:红网
作者:文艳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