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遵义绥阳县芶江镇为制止何姓村民因建房违规操办酒席,镇分管领导率相关干部赶赴现场,做思想工作末果后,收缴了办理酒席的餐具和食品。(2月17日 澎湃新闻)
当前,以各种名义大办酒席,已成为盛行于乡村之陋习,不仅加重了村民经济负担,助长了攀比、铺张浪费之风,败坏着乡村社会风气,制约着脱贫攻坚,影响着全面小康的实现,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可小觑。
据悉,在该县召开的2019“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递交提案、议案,呼吁整治滥办酒席,倡导乡风文明。为此,该县及时发出公告与倡议书,对置办酒席的范围、申报、处置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引导移风易俗。
滥办酒席虽为陋习,群众有诉求,期望政府进行整治,但其毕竟不是直接危害社会之行为,法律对此也并非明令禁止;再者,作为一种不良社会陋习,要想改变,其本身不可能一蹴而就,理应依靠群众力量。
基层政府直接出面对“滥办酒席”进行干预,并收缴其餐具与食品,看似雷厉风行,也能及时制止“滥办酒席”,却伤害了办酒席者合法利益,涉嫌违法,同时也折射出于急于求成与简单粗暴之问题,让依法行政蒙羞。
依法治国是时代的主旋律,而依法治国之关键又在于依法行政,要求我们政府依照法律要求从事公共管理;显然这种“收缴餐具与食品”之方法,背离了依法行政,不仅不利于“移风易俗”,反而会给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埋下隐患。
移风易俗,治理“滥办酒席”,虽是基层政府的职责所在,但具体操作过程中理当遵循法律要求,切不可让权力任性。滥办酒席之陋习由来已久,对此基层政府虽重任在肩,也不可滥用权力,而应综合衡量,稳步推进,积极引导,让文明之风在乡村社会逐步兴起。
其一,要深入宣传动员,运用群众智慧与力量,逐步进行引导。滥办酒席由来已久,要有效治理,重在引导。为此,基层政府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深入进行宣讲,久久为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稳步提高群众的认识水平,从而主动参与、积极响应。
其二、要发挥党员干部等“关键少数”示范带头作用。当务之急要加强对党员与干部的管理,让其自觉做到不“滥办酒席”,不参与“滥办酒席”,逐步扩大影响,引领亲朋,自觉规范置办酒席行为,不断扩大战果,稳健形成好风气。
其三,群众的事要依靠群众来办。要有效治理“滥办酒席”现象,基层政府当在发动群众上狠下功夫,依靠“村规民约”,由德高村民牵头组建诸如“红白理事会”之民间组织,引导村民合理置办酒席,有序形成良好的乡村社会风气。
治理“滥办酒席”虽是好事,但要将好事办好,作为基层政府理当做到依法治理,切莫背离法治精神。而强行收缴“餐具食品”之行为,显然是权力任性之新的变种,理当引起高度重视,并亮出新招,及时将其斩草除根。
文/尚凡
来源:红网
作者:尚凡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