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清洁工代劳”打扫教室不可小视
2019-02-21 16:32:00 字号:

“清洁工代劳”打扫教室不可小视

前两天,杭州一名学生家长看到班级群里发布了一则最新通知,新学期的班级打扫和布置开始了,老师征集家长志愿者,过了很久,群里没有反应。这名家长说,自己当时正在上班,看着尴尬的局面,就建议找家政公司帮忙,大家也没有其他意见,她就下单预约了钟点工。据说,当地不少学校都采取了这种做法,很多钟点工都被家长叫到学校去了。(2月20日《都市快报》)

开学了,班级教室的打扫和布置也开始了,老师在班级群发通知征集家长志愿者。此种做法首先就值得商榷,最终的结果是钟点工帮学生打扫卫生。而且,竟然“当地不少学校都采取了这种做法”,真有点匪夷所思。

网上曾经流传这样的事情。妈妈去世早,为孩子不受委屈,爸爸没有再婚。作为清洁工的爸爸工资很低,但从未让女儿吃苦。每顿饭都是尽力煮女儿爱吃的菜,还要变着法不重样,自己只吃女儿吃剩下的。直到16岁,内衣内裤还是爸爸洗。女儿常常有新衣穿,爸爸十多年都没有买过一件新衣。40岁生日爸爸穿了一身新衣服,女儿发现后“啪”地扔掉筷子,将爸爸撞翻在地,骑在身上扯衣服,要爸爸去商场换成她的衣服——爸爸傻了,流泪了。

虽然这仅仅只是个案,虽然小时候的过度溺爱也并非都会产生不好的结果,但子女成年后自立方面的状况还是让人有些许忧虑。中国老龄科研中心曾做过调查,65%以上的城市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成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专家的看法是,几乎每个啃老族身后都有一个舍不得孩子吃苦的家庭。

或许有人要说,孩子大了该自立时自然就自立了,不就是“清洁工代劳”打扫一下教室吗,用不着如此担心。这话也不能说全错,但有一点应该注意到,“清洁工代劳”事情确实不大,但过度溺爱就是由一件又一件“清洁工代劳”这样的事情沉淀起来的。而实践早已证明,被过度溺爱的孩子自立意识较之别人要差许多,自立的程度也要大打折扣。更打紧的是,如果你事事代劳,他(她)很可能会对你没有或少有感恩之心;你从小没教过他(她)或很少教过,他(她)又怎么能懂?

孟子早就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吃过苦的孩子更能体谅父母之苦,对父母更感恩;吃过苦的孩子更能更经得起风雨,更容易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吃过苦的孩子人格会更健全,心理会更健康,精神会更强大。

无须再为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意识唱赞歌了,尽管“清洁工代劳”打扫教室之类的事情确实也有可以理解的社会背景,但笔者还是希望此类事情能少些、再少些。

文/姚村社

来源:红网

作者:姚村社

编辑:田德政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