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一位“博学”的流浪汉沈先生走红。面对陌生人的镜头,他用标准的普通话讲《左传》《尚书》,且金句频出,颇具文采与思辨性,他因此被冠以“流浪大师”的称号。根据媒体报道,沈先生系上海人,已流浪26年,曾是上海某区审计局公务员,1993年起因病休假至今。(3月21日《现代快报》)
一个人,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有自己坚持的原则与信条,自得其乐,人畜无害,其实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甚至,对很多人而言,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这位不经意间成了“网红”的沈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喜欢读书,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执着于垃圾分类,并且身体力行地去实践,丢了工作也在所不惜;他不在乎外界对他的看法,在流浪和捡拾垃圾的生活中自得其乐;他对自己的突然走红也有清醒的认识,认为这不能改变他的命运,也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从我们现在得到的信息来看,这位沈先生也不需要特别的救助,因为,他有工资,有存款,也有亲人,与我们惯常所见的流浪汉很不一样。甚至,他也不是好吃懒做,毕竟,捡垃圾卖钱也是一种劳动。至于其病休期间的工资是否涉及吃空饷,则是另一个问题。如果不是流浪者的身份,加上脏兮兮的外表,沈先生还很有可能成为很多人羡慕的对象,甚至被奉为偶像。
一般人习惯性的同情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他既不存在物质上的贫困,更不存在精神上的贫困。所以,准确地说,他就是一朵“奇葩”,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这倒是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一位古人,孔老夫子的得意门生颜回。颜回的生活状态就是“一箪食,一瓢饮”的贫困加简单,而且贫困到外人都看不下去的程度,“人不堪其忧”,可是颜回自己呢?“回也不改其乐”,他自己还乐在其中。这不正是沈先生这样的生活状态吗?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沈先生就是一个像颜回一样的贤者或圣人。追求自己信奉的某种理念,无论是垃圾分类,还是读书写字,都没有必要非要过流浪的生活,但是,既然他喜欢,既然他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只要不对其他人造成不好的影响,别人也不好说什么。对于社会而言,宽容对待沈先生这样的人,其实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沈先生的意外走红,倒是很能折射出当下的世间百态——很多人过去拍他、看他,不过是蹭蹭热度而已,可怜他的人,也未必真的理解他,认为他学问高深的,又多半是因为读书太少。大家不过是各有所求而已,与沈先生个人毫无干系。
其实,外界对他的关注,就像沈先生自己认识到的那样,热度很快就会褪下去。他对走红的这份冷静的认识,倒是很值得很多人学习。
文/张楠之
来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