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构筑无障碍环境,勿占用盲人的“眼睛”
2019-03-22 23:09:16 字号:

近日,记者走访广东省清远市区多地发现,多处盲道上停放了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有些是行人外出办事临时停放,有些则是直接把盲道当成了停车地点。而有些盲道,还被划成了停车位。一名盲人按摩师表示平时不怎么外出,因为“盲道不能很好地为盲人提供方便。”(3月21日《清远日报》)

盲道,是城市人行道上的一条窄窄的淡黄色纹线,是盲人朋友穿越城市的通道。它不仅是城市文明标志的体现,更让人感受到社会人文关怀所体现的平等与尊重。在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的今天,盲道的建设及使用也更加引人注目。毋庸讳言,包括清远市在内,近年来,小摊贩、各种车辆等占据各地城镇盲道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的城市文明形象,更影响着盲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

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盲道就是盲人的“眼睛”——— 它利用盲人的脚感作用和盲道砖的助感原理提示。盲道的建设与管理,反映着一个地方的城市文明内涵,是一座城市在软实力方面的体现。

导致盲道被挤占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社会还没有形成浓厚的“无障碍出行”氛围之外,地方政府在实施建设这些公益项目时,也没有真正在思想意识上对出行不便的人士抱有同理心,没有对“无障碍出行”这几个字所代表的意义予以充分重视,只是僵化执行规定做到了“有”,而忽略了“用”。

就此而言,盲道不通畅反映出有关部门管理的缺失和不到位。同样,盲道知识有待普及。盲道决不能一修了之,我们不仅要保护好盲道,更要让广大市民了解盲道,关爱盲人。进一步看,盲道等无障碍设施是残疾公民应得的福利,关爱弱势人群,构筑无障碍城市,可以确保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人群行动的自由,扩大其行动范围,使其能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更需要认识到,盲人是我们这个社会中弱势群体之一,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必备要件。所以,盲人更加需要社会的关心和人们的关爱,这不是体现在物质上,更不是挂在口头上,而是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做点什么。比如让开盲道,给予盲人安全行进的空间,这就是最为实际的关心和帮助。

因此,希望社会公众都要自觉维护盲人的利益,不占用、不破坏盲道设施。同时,各地相关职能部门要厘清权责,加大宣传力度,同时依照法规对盲道多检查多监督多管护,使盲道真正成为盲人心中的“光明大道”。

文/程汉鹏

来源:红网

作者:程汉鹏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