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学赶深圳”,青岛够魄力够勇气!
2019-03-28 10:39:31 字号: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江河夺隘而出,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伟力;城市追赶跨越,因其瞄准了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定位。

近日,继当地媒体先行赴深圳“取经”后,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率领党政代表团远赴深圳考察学习。王清宪表示,青岛提出“学深圳、赶深圳”,就是要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瞄准“领头雁”“排头兵”,全面深入地学习深圳的发展境界、发展质量、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对外开放、营商环境,把真经取到手。

旗帜鲜明地学、砥砺奋进地赶,自动把“城市KPI”对标在深圳的成绩单之下——与其说这是一种胆识与魄力,不如说是一种使命与压力。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深圳有深圳的历史,青岛有青岛的过去,各有辉煌,各美其美。用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的话说,青岛和深圳都是沿海城市、计划单列市,在很多方面有相似的地方。虽有齐鲁与南粤的地理之别,两者都拥有沿海的禀赋、都磨砺开放的基因,在外贸、利用外资等多项数据统计中,两地仍然“同列同行”,在时代的滚滚大势之中,都书写过奋进与实干的光辉历程。

站在历史唯物的视角观之,青岛与深圳虽各有各精彩、却在诸多领域存在较大差距。承认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前提,看到差距是缩小差距的基础,青岛瞄准“领头雁”“排头兵”、学先进赶先进,最好的目标自然是深圳。这是深圳速度与深圳奇迹决定的,亦是深圳精神与深圳愿景趋势的。短短数十年,一座小渔村转变为繁华大都市、通过拥抱创新保持全球领先地位——解码这个“春天的故事”,是青岛凤凰涅槃的思考样本。

“学赶深圳”,够魄力!城市发展就像个人打拼,总要有个目标和理想,总要有个航线和方向。俗话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何况,青岛与深圳在不少层面有着同频共振的因子。不过,既然是学赶,就要有个学赶的态度: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这话当然不只是一时兴起的情绪,而是一以贯之的思路。3月5日,在青岛市委党校举行的2019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王清宪就要求,要抓住“精兵强将攻山头,典型引路稳阵地”这两条线,“学深圳、赶深圳”,找准差距,列出清单,奋勇争先。不躺在成绩簿上自足,不安于现状里自醉,在差距上下功夫、在短板处见真章,自揭短处、自陈弊端,没有刮骨疗伤的心气、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还真抹不开面子拉不下脸。青岛虚心去学、沉潜去赶,把暗自激励的锐气摆在明处、写在目标里,姿态低一些,心态稳一些,说到底,还是为了憋着劲儿往前赶。

“学赶深圳”,够勇气!正如王清宪所言,最重要的是,要学习深圳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不动摇、不停步。学深圳、赶深圳,青岛的心思是很明确的,就是“不能点到学习为止”。这就首先要澄清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学一学还可以,赶是赶不上的。学是手段、赶是结果,学是程序,赶是目的。只学不赶,终究是纸上谈兵;且学且赶,才能柳暗花明。深圳有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青岛亦有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特点,辗转腾挪、纵深发展有很大的空间。认清家底去学、信心笃定去赶,这才是青岛“学赶深圳”的价值所在。认识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青岛党政代表团远赴深圳考察学习,是为了获得新时代城市发展的真知灼见,更是为了借助深圳的有益经验、助力青岛高质量发展。这种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和雷厉风行的措施行动,本身就是“野心”的彰显:真学、敢赶,带领城市和人民闯出一片新天。

“为政以公,行胜于言。”青岛“学赶深圳”的成绩,终究还要靠实践来检验。城市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退。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就要把学赶的劲头和识见,落实到平凡工作的分分秒秒里去,落实到春夏秋冬的奋进追梦中去。

文/邓海建

来源:红网

作者:邓海建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