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母亲节莫变味为“作秀日”
2019-05-12 17:11:28 字号:

母亲节莫变味为“作秀日”

一年一度母亲节悄然而至,欢乐和谐的氛围扑面而来。各媒体商家激情满怀地亮出“亲情牌”,开展向母亲,特别是老母亲表达祝福系列活动:有免费给老人提供旅游的,有免费给老人看病查体的,有上门慰问给老人送礼的……充分表达社会对老人的节日关爱。

问题是,关爱老人贵在平时,而不是扎堆在母亲节对老人进行物质馈赠和亲情轰炸。商家的“泪点”促销、社会的敬老“节日秀”、日趋功利化的“感恩”,把献爱心当成形式主义的道具,这就有悖于敬老孝敬的初衷。因为,锦上添花终觉浅,雪中送炭才是真。

诚然,物质关爱虽让母亲们有所感动,但她们最需要的应该是儿女的亲情。子女每年春节回家转一圈、平时每月按时寄一些零花钱、隔三岔五地给家里老人打个电话,或者发发微信聊聊家事表表心愿,做到了这些就是尽了孝心吗?每个子女都应该好好地想一想。

正是因为:老人由于年龄、身体的原因,出门少,接触人也不多。有些老人整天对着电视看,有些老人躺在床上发呆。由于长期感到寂寞又不能排解,不少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每逢重大节日,老人们尤其感到孤独和无助,更需子女的陪伴慰藉和关爱。

假如,“母亲节”这一天,子女能突然“空降”到父母亲面前,送上老人生活所需要的礼品,保证父母会高兴得像3岁孩子似的,这远比寄回来多贵重的礼物都要珍贵。因此,子女常回家看看,不仅是根治老人“空巢之痛”的灵丹妙药,而且是对父母最好的感恩。

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家庭成员,在保障老人基本生活的同时,更应注重对他们的“精神赡养”。因为这能让老人们心情舒畅,为其排解孤独寂寞,所以在母亲节,除了营造一种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外,子女们更要回家看看,和老人谈谈问寒问暖,这才是送给老人最实在的礼物,礼轻而情义。

常回家看看,敬老献爱心。重在用真心献真情,贵在从平时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长流水不断线。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唯有用真心,从细微处入手,爱心才能看得见、摸得着,恰到好处。不然,当你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时候,你或许已经来不及尽孝了。

温馨五月花,感恩母亲节。母爱,是加法,岁月渐增,关怀渐增;母爱,是乘法,距离越长,牵挂越长;母爱,是减法,减去自己,呵护我们;母爱,是除法,除了儿女,还是儿女。加减乘除算不尽您的爱,阴晴冷暖,远近聚散,无时无处不弥漫,每日每夜在身边。

文/陈祖灏

来源:红网

作者:陈祖灏

编辑:陈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