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决定从5月开始,开展为期1年的卫生健康行业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其中包括,针对省委第二巡视组指出的医务人员中存在的“微腐败”和“医腐败”问题,认真查处医护人员帮亲戚朋友“协调挂号、安排病床”等损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行为。(5月16日《人民日报》)
按照陕西的新规,以后医生护士在工作中如果再帮亲戚朋友“协调挂号”“安排病床”,将被定性为“微腐败”行为,面临着被查处的风险。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认为,把医护人员带“熟人”插队定性为“腐败”,言之过重、过于严厉。这样定性,是否“过分”了呢?
在一些大医院,为排上专家号,有人凌晨三点就起床排队,有人彻夜蹲守医院挂号,还有人花高价钱从黄牛手里买号。在一些大医院,因为住院床位异常紧张,有人等了十天半个月甚至数月才住上院,有人在急诊室走廊里加床“留观”,还有人被安排在住院病房的走廊病床接受治疗。医生护士带“熟人”插队,则无需排队、无需等候,直接就可以就诊和住院。更有甚者,有的医护人员直接带人进入诊室,无视其他顺次等候、焦急等待的病人。
医生护士带“熟人”插队,干扰正常的医疗秩序,对正常的候诊人群造成了不公平。插队行为加剧医患矛盾,容易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医护人员带“熟人”强行插队,一定程度上是利用自己的身份、资源优势,使特定关系人获得看病就医上的便利、有利条件,获取到特殊照顾。把医护人员带“熟人”插队定性为“腐败”,并无不妥,并不为过。
当前,许多地方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分布不均衡,从而导致医疗服务体系格局和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之间出现不适应和不匹配的情况。如果不对医护人员带“熟人”插队行为进行打击、查处,必然加剧普通群众“看病难”。把医护人员带“熟人”插队定性为“腐败”,予以严厉打击,才能避免医院的“熟人”“霸占”优质医疗资源,有利于优质医疗服务更加公平可及。
文/向秋
来源:红网
作者:向秋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