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安全事故通报何必玩“文字游戏”?
2019-05-26 16:53:09 字号:

安全事故通报何必玩“文字游戏”?

5月25日晚,福建漳州开发区金水仙大剧院儿童舞蹈海选现场,发生舞台坍塌事故,造成15人受伤。其中一名儿童(13岁)经抢救无效,停止呼吸,其他受伤人员正在救治中。(5月26日中新网)

上述新闻,引自漳州开发区应急处置办公室发布的最新情况通报。“六一”儿童节将至,这样的新闻令人悲痛。本应是欢天喜地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将有的家庭带进“至暗时刻”。目前,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但事故通报有意回避“死亡”字眼,引发网友热议。

该通报称,有一名13岁儿童经抢救无效,“停止呼吸”。常识而言,“停止呼吸”就是死亡。检索媒体以往披露的安全事故通报,将有伤者死亡,描述成“停止呼吸”,还属首次。

现有安全监管制度,统计安全事故伤亡情况时,并没有“停止呼吸”的描述,上述事故通报回避“死亡”字眼,用“停止呼吸”代之,显然是玩“文字游戏”。他们或想表达已尽抢救责任,或想减缓事故“敏感度”,或想减轻舆论冲击力。问题是,生命不容儿戏,安全事故通报务必十分严肃。造成人员死亡,通报却回避“死亡”字眼,明显是自欺欺人,既是对安全监管制度的蔑视,更是对公众关切的轻慢。如此通报,招致大量网友吐槽在所难免。

值得注意的是,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通报玩“文字游戏”者,并非个案。有的对事故伤亡情况惜字如金,一笔带过,而对各级领导批示、指示,以及如何亲临现场指导抢救的叙述则不厌其详;有的喜欢咬文嚼字,尽量用偏中性的词语表达,以舒缓舆论压力;有的急于转移视线,重点通报伤员救治过程,而事故调查、问责等公众关切事项却语焉不详……凡此种种,令人不齿。

安全事故通报玩“文字游戏”,反映了某些人惯于回避矛盾、不敢直面问题的“阴暗心理”,是官僚主义作风的具体表现。安全事故背后,事关群众生命安全,往往蕴含失职、渎职责任,甚至涉嫌犯罪行为,善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儿戏。有关部门与其绞尽脑汁在事故通报上玩“文字游戏”,不如在日常监管上下足真功夫,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将事故隐患消弭于萌芽状态。

文/徐林生

来源:红网

作者:徐林生

编辑:陈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