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政府“问名于民”,是一种群众思维
2019-06-22 16:18:16 字号:

政府“问名于民”,是一种群众思维

6月20日,河北省民政厅地名规划处负责人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比如我们河北,在遇到一些‘老地名’需要更改时,我们会更尊重人民群众的想法。”该名负责人表示,如果河北民政部门觉得某处地名需要更正,那么会先将其进行公示,假如群众反对的声音特别大,那就不会强行将其变更,“你说你要改,你得先问问老百姓答应不答应,同意不同意,是不是?”(6月20日 《成都商报》)

地名也是一张“名片”,一个朗朗上口的地名和别具深意的地名,很容易被大家记住,也很容易让人向往。但是在改地名的时候该怎么改呢?改成什么名字呢?这是不是政府说了就算呢?

这不,河北省民政厅地名规划处负责人亮明了态度,他们对于地名的更改并不是“一言堂”,相反更尊重民意。

一直以来,大家都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群众总是在干部之下,对干部常常采取仰望的姿态,其实,干部和群众是平等的,对于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也关乎着这一片的群众,也是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的。

显然,群众并不是改地名的“局外人”,他们在改地名中也占据着“主动权”,对于地名改不改,改成什么地名,他们具有发言权,而政府善于倾听群众的声音,这本身就是在回归执政为民的本质。

从政府“问名于民”中我们看到的是政府在服务群众上思维方式的转变,他们更注重民意的表达,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以自我为中心,这种能够以群众为中心,以民心为原点的方式,才能够真正地尊重民意,体现民意。

文/吴小宝

来源:红网

作者:吴小宝

编辑:陈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