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发生10年后,世界经济再次来到十字路口。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蔓延,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全球产业格局和金融稳定受到冲击,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国际投资者信心明显不足。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在日本大阪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6月28日新华网)
互利共赢是世界经济突破瓶颈的唯一选择。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已历经10年,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最大困扰。世界经济增长一直乏力,动力严重不足,主要缘于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影响。我国积极倡导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具有全球性长远意义。中国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支持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开展合作,身体力行,彰显了一个大国的责任。二十国集团有义务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把准航向,为市场增强信心,给人民带来希望。只有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引导经济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发展,才能实现世界持久和平繁荣、各国人民安居乐业。
改革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就世界经济面临的情势而言,结构性改革绝非一国一域之事,不能各唱各的调,需要增加全球协同性,通过互补以实现效益最大化。目前共性的问题,是要通过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互联互通等,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这需要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营造有利的市场环境,形成尊重、保护、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
本着与时俱进的理念,全球才会有善治。多边贸易体制,符合各方的长远利益,必须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的改革,使世界贸易组织能够更加有效践行其开放市场、促进发展的宗旨,才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抓住当前,才有长远。确保金融安全,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完善能源治理、环境治理、数字治理,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实现各取所需,全球治理才会有一个最大公约数。
有了迎难而上的气魄,破解发展瓶颈并不难。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就是动员更多资源,拉紧互联互通纽带,释放增长动力,实现市场对接,让更多国家和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从全球共同利益考量,同时兼顾到本国的发展愿景,二十国集团应该正确发挥各自的影响力,充分施展自己的能力,将发展置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优先位置,增加发展投入,以求在共同利益最大化中,实现各自的高质量发展。
伙伴精神永远是化解分歧、求得利益最大化的思想武器。二十国集团成员处在不同发展阶段,要想你好我也好,关键是要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态度,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管控分歧、扩大共识。为此,中国已做出了最大努力。在开放市场方面,将对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服务业进一步开放。截止2018年,中国共设立了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还将增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同时,在降低关税、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改善营商环境、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已用实际行动展示出合作诚意。
世界经济的风险主要来自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消除这种零博弈,主要依赖于各方密切沟通对话,加强政策协调,推进结构性改革,深化创新、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教育、环境等领域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通过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以优化全球治理体系。只有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各国高质量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文/张全林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全林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