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不负时代的“大江大河”
2019-08-06 22:11:48 字号:

不负时代的“大江大河”

今年,《大江大河》这部剧非常受人欢迎。此剧对于经历过改革开放岁月的父辈来说,是“忆青春”,是他们美好年华的绽放;对于未曾经历的当代年轻群体来说,是“惜当下”,当年那群青年人的激情与“不负时代”的“大江大河”,同样也是今日当今农村振兴中的“领头人”所需要的。

剧中雷东宝这个最为鲜活的角色,就是那个时代农村经济改革者的缩影。作为集体经济改革的急先锋,他身上是优点与缺点并存,这意味着,走在时代前列的他在改革中有着成功,也有其自身局限性。

雷东宝的改革初衷,带着农民们最原始、最质朴的愿望。他所在的小雷家村,贫穷、落后,吃不饱、穿不暖,最重要的是,因为穷,村里大半适龄青年娶不上媳妇。因此,“改变现状”是他们最大的需求。

然而受小农经济影响、又经历过大锅饭时代的农民来说,要让大家聚集在一起、肯出工出力也非易事;更何况,经历过文革的人对政策把握不准,怕政策随时有变动,很多人不敢迈出这第一步;加之,新旧势力交锋激烈,改革便困难重重。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有人愿意站出来,敢于承担,敢于挑战,而雷东宝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愿意站出来,敢于承担,敢于挑战”,是雷东宝自身的性格特点,也是当今农村集体经济“领头人”最需要的品质。

雷东宝身上这些性格铸就了他的人格魅力,让小雷家村的人相信他,而他也获得了更多人的支持,老村主任、妻子、小舅子、两任县长书记,这些人都是他最大的支持者;除此之外,他还有一帮贴心的“兄弟”替他“鞍前马后”。

“愿意站出,敢于承担,敢于挑战”,使他很适合做农村集体经济“领头人”,适合创业;他的出现,既是小雷家村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这样的农村集体经济“领头人”,才能在改革大潮中越走越远,取得成功。

但是,雷东宝性格中的缺陷也会让他吃尽苦头。读书不多,眼界不高,眼里心中一味抓经济效益,导致他在改革过程中忽略掉了经济以外的因素。诸如“养猪场”事件,妻弟宋运辉早告诉他要注意处理污水,可当时的他是不可能有环保意识的,所以污水处理措施便被他搁浅。这种“性格特质”凸显了当今农村振兴中“领头人”存在的缺陷。

当然,事情发生后他也积极补救,采用了宋运辉建议,化废为宝,把污染源变成沼气。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农村经济改革中,由于“领头人”“改革者”缺乏长远目光,眼中只盯着经济效益,对于“费时费力费钱”的环保工作不愿去做,导致环保问题日益严重,而这环保问题又成了阻碍经济发展、危害人民健康的新问题。

而雷东宝自身性格中的强势部分加上初期获得的极大成功,容易滋生他刚愎自用、自大独载的心理,这使他不容易听取别人意见,一意孤行,而那个唯一能约束他的宋运萍去世后,他的这种性格便无限扩大。如在购买江阳电线厂事情上,他不顾当初的徐县长、小舅子宋运辉、村主任等人的劝阻,决意购买。这也在另一方面引人思考:当农村集体经济领头人权力过大时,该如何监督约束,使其在制定改革措施时更合理,更适合农村经济发展?

作为农村改革的先行者与探索者,无数“雷东宝”们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不负时代所托,挑起时代赋予他的重任。他们经历的一切,也是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缩影;他面临的困难,也是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中面临的困难。他们“愿意站出,敢于承担,敢于挑战”的精神,也是当今无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雷东宝”们值得借鉴学习的。

文/贾建荣

来源:红网

作者:贾建荣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