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景区管理不能等到被摘牌才慌了
2019-08-14 21:02:02 字号:

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河南省要求各地文旅部门立即着手在全省所有511家A级旅游景区中开展以自查和复核检查为主要内容的“大检查”。(8月12日 新华社)

乔家大院被取消5A级景区质量等级,让很多景区坐不住了。河南省要求,全省511家A级旅游景区应依照国家标准,在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和环保等8个方面进行自查自纠,并切实做好问题整改,不断提升旅游服务管理水平,维护A级旅游景区品牌形象。同时,河南省文旅厅明确,9月5日前,各地文旅部门要采取明察暗访方式完成对A级旅游景区的复核检查工作。对不达标景区,视情况给予签发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等级处理。同时,对在A级景区管理中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取消其3A级及以下旅游景区评定资格。

这几年,山海关5A景区、重庆市南川区神龙峡景区5A级旅游景区等曾经被“摘牌”。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区、福建省武夷山景区、福建永定-南靖土楼旅游景区,曾经被严重警告处分,但一些景区却不从那些被摘牌或者被严重警告处分的景区中汲取教训,乔家大院被摘牌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三年前,山海关5A景区被摘牌之后,时任山海关区旅游局局长的刘媛失声痛哭起来,“我是山海关的罪人,老局长的工作成果在我手上被败光了。我们愧对全国游客,愧对国家旅游局的信任,愧对山海关人民……”。如果其他地方的旅游部门负责人能从刘嫒的这段话中听出点什么,肯定会对景区严格按照等级标准要求科学管理,被摘牌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A级景区创牌子难,保牌子更难。创到了牌子,不能只为经济效益而放松管理,不然,等到景区被摘牌后才后悔就来不及了,毕竟世上没有后悔药。

创建A级景区需要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用了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争取来。但要毁掉一个优秀的景区却十分容易,往往一个突发事故,或者工作人员不经意间与游客发生的误会而形成网络舆论,或是平时对景区放松管理,服务层级下滑,都有可能使游客对景区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河南对全省景区进行自查和复核检查为主要内容的“大检查”,再次警示各地景区千万不要麻痹大意,不要以为拿到了牌子就万事大吉了,破除景区只重视创建,不重视日常维护的思维,更不能把拿到了5A景区,就成了“发大财”的机遇的做法,必须时刻都要绷紧日常管理这根弦。

河南开展自查和复核检查为主要内容的“大检查”,在别人生病后自己吃药,既是一个示范,更是给其他地方的景区提了个醒,可以让景区动态管理进入新常态,有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景区监管”本不该等被摘牌才重视,景区在获得质量等级后,千万不要高枕无忧,放松要求、疏于管理,不然,等到被摘牌才后悔就晚了。

文/胡建兵

来源:红网

作者:​胡建兵

编辑:田德政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