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读懂消费者”:城市与企业的契合点
2019-09-03 23:08:24 字号:

“读懂消费者”:城市与企业的契合点

8月29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500余位国内外顶尖高校、行业领军企业、国际组织的重要嘉宾云集上海。一时间,上海吸引了全世界高科技创新领域的目光。

就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之际,诞生于上海的互联网企业拼多多也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这家刚刚发布第二季度财报的公司,截至8月29日美股收盘,市值已超越传统互联网巨头百度,成为中国第五大互联网公司。

至此,中国市值前十位的互联网公司之中,上海已占据两席。今年8月14日工信部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强榜单中,上海更是以19家公司上榜的成绩,成为仅次于北京的互联网产业重镇。

上海BAT之问

“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也是今天上海众多新经济企业的典型路径。

除了拼多多以外,上海还拥有多家新经济形态的企业,包括携程、小红书、哔哩哔哩、依图科技等等。这些企业,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均取得了一定成果。

曾有媒体问:“上海为什么没有BAT”。对这个问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有过公开回应:“大家都在讨论上海有没有BAT,阿里巴巴全球也就只有一个,感叹这个不如去发现和培养成长性好的科技企业,让产业政策、人才政策更多关注这些优秀企业。”事实上,上海新经济形态企业,冲劲十足,代表的是未来。

“互联网下半场”拼耐力

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看,“上半场”是“短跑竞赛”,“下半场”则是“耐力竞赛”。进入“下半场”,新经济企业就要告别早期依赖融资输血的“短跑阶段”,更注重产业优势、政策支持和商业积淀的作用。

在这几方面,上海都有优势。

8月29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展望上海人工智能的未来,特别强调了“开放”“创新”“包容”三个关键词。这三个词,也是上海一直以来对待新经济企业的态度。

近年来,上海充分利用产业深度、政策优势和领先的国际化水平,助力新经济企业成长。2019年4月,上海市市长应勇透露,上海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内的新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已经超过31%。

“懂消费者”:城市与企业的契合点

与传统渠道型电商不同,拼多多是家一直强调“消费者视角”的新电商平台。正是凭借着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和把握,拼多多才能在当时的电商行业竞争格局中异军突起。

历史上看,上海是消费文化强势的城市,也是中国最懂消费者的城市,对“站位消费者”型企业更友好。上海一直以管理精细、服务精致、注重契约精神著称。这种“海派”气质有助于培育细分、垂直和深耕的新经济企业。近年来,提倡“以人为本”的711便利店、无印良品、优衣库等零售企业,都将发展重心放在了上海。

要成为“站位消费者”的企业,就要更习惯从“消费者视角”去思考问题,理解消费者需求、顺应消费者变化。消费者的痛点,就是“站位消费者”的出发点。

拼多多在发展中,也曾遇到过瓶颈与争议。近两年来,拼多多将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子商务模式相结合,了解并满足消费者需求,还投入了大量资源来解决平台产品质量问题。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通过需求前置化,让消费者的意志来决定新品研发和投产的方向,通过“前端透明化生产”,让消费者重建对生产者的信任。

近年来,小红书、大众点评、饿了么等一大批新涌现的上海互联网公司,也都是消费者导向。在中国最懂消费者的城市,诞生了一批“站位消费者”的公司,这是历史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必然。也只有依存于一个“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新经济企业才更有底气在“互联网下半场”努力实现“后来居上”。

来源:红网

作者:余布穷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