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社发布调查报告称,91.2%的受访大一新生称会给自己立规矩,受访大学生给自己立规矩最多的方面是学习和作息。
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赢来了大学新生活,为此大多数学生,将大学作为新的起跑线,继续发奋学习,立志成为栋梁之才;也不乏少数学生,人生无规划,放任自己,“今日有酒今日醉”,“吃喝玩乐过四年”。
大学校园,内无老师“步步为营”的严管理,外无父母成天“喋喋不休”的提醒、督促,学习、生活自主权完全操控在了自己手中;于是乎,一些自律意识不强的学生,如同断线的风筝,无拘无束,自由“飞翔”,从而上演着“吃喝玩乐过四年”的荒唐剧。
如此行为,不仅贻误了大好学习机会,荒废了自己宝贵青春时光,而且还败坏着象牙塔的风气,更让自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失败之地”;究其原因,在于既没能及时给自己的“大学生活”立下规矩,又没能主动听从老师、学校的教诲,从而让自己的行为失控。
大学乃培养人才之圣地,大学生大多已年满十八岁,理应勇于担当,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新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让自己成为父母、社会所期待的人才;而要实现此目标,理当自觉规范自己行为,一如既往将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与全面发展上。
随着时代发展,竞争的春风已吹进了大学校园,靠“混日子”,不但难完成学业,无法适应社会,还将危及国家与民族之未来;大学新生能认清形势,主动“立规矩”,表明新一代大学生已经觉醒,责任与使命意识已在其心中生根发芽。
立规矩,不过是动脑想想、动笔写写,并不是难事;要让自己学有所成,不虚度青春时光,关键在要有“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精神,科学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将“心中的规矩”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青年强则国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梦,当代青年之优秀分子更当勇于担当,立下远大志向,将学习上升为民族“崛起”,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将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与发展上,对自己严要求,不断战胜惰性,将“心中的规矩”刻在日常行动上。
心动,更要行动。要让“规矩”发挥出积极功效,除自身强约束外,还需学校、社会、家长共同给力,让其将“心中规矩”变成具体行动;唯有如此,方能让促进其安心学习、全面发展,成为有用之才。
文/尚凡
来源:红网
作者:尚凡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