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自带板凳出行的大爷火了!9月19日,江苏南京一地铁车厢内出现一名79岁的大爷,他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称不想年轻人让座!大爷说,年轻人上下班很辛苦,很累,“人家也想坐一坐,我们凭什么要倚老卖老?”大爷称,没有空位的时候就坐自带的小板凳上,碰上人多的时候就站着,不会摆出小板凳影响别人。(9月22日《新晚报》)
老人79岁了,虽然自己行动不便,虽然自己需要座位,但是他心里想着的是其他乘客,他觉得“年轻人不易”不应该与年轻人争座位;老人不愿意倚老卖老,不愿意为了自己的“舒服”增加他人的“不舒服”;老人有的时候还会主动让座,尽管自己也确实需要一张座位。
“79岁大爷自带板凳出行”是一种“站着的美”,他把舒心、美好、轻松,留给了别人。我们从“79岁大爷自带板凳出行”里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互相理解的美好。人与人之间是需要多些换位思考的。年轻人需要理解老年人,老年人也需要理解年轻人。年轻人有“尊老”的义务,老年人也有“爱幼”的责任。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然而,现实生活里有人却丢失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面对需要帮助的老人,一些年轻人视而不见。面对一些需要照顾的年轻人,一些老人也是斤斤计较。尤其是在公共出行工具的地铁上、公交上,上演了不少尴尬现象:老年人倚老卖老在地铁上“坐到美女的腿上”,年轻人十分自我,认为老年人“不该早上出门买菜”和年轻人争座椅。
“79岁大爷自带板凳出行”里的老人,多了的是对年轻人的理解,我们为这样的老人点赞。但是,作为年轻人也需要从“79岁大爷自带板凳出行”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大家都多些理解和包容的胸怀,社会的大和谐才会真正实现。不是“老人变坏了”也不是“坏人变老了 ”,而是换一种审视社会的眼睛,我们的眼睛里才能看到阳光和鲜花。
对“79岁大爷自带板凳出行”是该赞美的。但是,却不能止于赞美,也有该反思的地方。为何“79岁大爷自带板凳出行”?说白了还是城市公共出行工具资源的紧缺。地铁、公交的拥堵空间是可见一斑的,尤其是在大城市就更为严重了,乘客不是“走上去的”,而是“挤着进去”的。而“坐车”也变成了“站车”,很多人需要“站着乘车”。
倡导绿色出行,需要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如何让所有人都是“坐车”而不是“站着乘车”是需要思考的事情。再说了,老龄时代,不能指望用“老人带着凳子”化解出行的尴尬。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