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万圣节群魔乱舞,反映的是一代人的空虚
2019-11-01 21:59:18 字号:

——本文系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1月1日的“万圣节”,不少人真的被“鬼怪”吓得够呛——近日,万圣节有不少人选择直接带妆乘坐地铁,引起其他乘客反感甚至恐慌。对此,国内多地的地铁公司和警方已经发布禁止令:勿化“恐怖”妆面或装扮“鬼怪”乘坐地铁!以免对其他乘客造成不适。

包括近日“青岛大叔痛骂扮鬼女子”的新闻,公共场合的“百鬼夜行”行为近几年频繁发生,几乎次次造成乘客与狂欢者的冲突。笔者也支持警方的禁止令,万圣节可以庆祝,但也要考虑到地铁等公共场所是所有人的共享空间,不是狂欢者的私人游行地。狂欢也要合理,不仅需顾及到他人的心理,更不能违反公共法律。

公众的议论点除了聚集在公地私用的扮鬼狂欢上外,还重新激起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洋节”的过度流行,我国传统节日的衰微。西方万圣节这样的外来节日为什么比中国清明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更受欢迎?笔者认为,经常谈到的崇洋媚外心理只是表面原因,深层原因还在这“狂欢”二字:西方节日带有的“狂欢”性质,让中国很大一部分处于生活压力中的年轻人得到了短暂的解放感,侧面反映了现代年轻人的精神空虚。

“狂欢带有使等级、权威、法令限制消失的特性。人们相互间的任何距离都不再存在而变得更加亲昵,每个人都得到了表现自我的权利。”诚如巴赫金在“狂欢化诗学理论”中所提,狂欢能带给狂欢者两个特殊之处: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变小,提供了交际的可能。二,日常生活的限制消失,提供了逃避现实的快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20岁至30岁的人群精神压力最高,年轻人成为中国各年龄段压力之首。中国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特殊压力,让年轻人在面临毕业、职场奋斗初期、人生格局尚不稳定等各种问题下一直身处莫大的焦虑之中。钢筋水泥的物质围城让年轻人心灵迷茫,想要以交际沟通的方式抒发内心的苦闷,却又被社交媒体和生活压力削弱了真实的交际能力,缺少能够面对面交心的真实朋友而倍感孤独。万圣节的狂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年轻人对深度交际的渴望,毕竟人都是社会动物,而万圣节的游行狂欢就塑造了短暂的群体回归生活,“找朋友”的行为缓解了年轻人的社会孤独感。

其次,狂欢节日还带给了人们自我表现与逃避现实的机会。对比一下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狂欢节日,有很大一个区别就是对现实世界的立足程度:清明节基本还是立足在与家人一起祭祀祖先,中秋节还是侧重于与亲朋好友的团聚上。而万圣节的鬼怪扮演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现实生活层面,相比更中规中矩,现实意义更高的传统节日,狂欢节的娱乐化程度更高,其本身带有的荒诞与夸张能够让参与其中的人们产生暂时逃避生活压力的错觉:化身鬼怪的你可以暂时逃避繁忙的工作,忽略枯燥的学业,摆脱原本的一切条条框框——暂时没有上司、老师、父母的刻板管教,你可以尽情自我表现,满足平时被遏制的表现欲。

与西方节日相比,中国传统思想中就没有“狂欢”的概念,更侧重于服从和忍耐,也表现在了我们的传统节日中。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年轻人不待见中国传统节日的原因之一。但追求个性解放的今天,这种特性也许会压抑到年轻人的创新与自我表现欲。“压力难以解决,只好逃避它轻松一下。”这是现代很多年轻人面对压力的态度。深层次的,也许我们要反思一下现代年轻人面对生活压力时有无合理的宣泄方式。怎么解决压力?怎么合理发泄?被长期抑制的自我表现欲如何才能得到改善?群体孤独怎样才能得以排解?寻求狂欢这一行为体现的是一代年轻人内心的空虚与苍白。如何让现代年轻人内心更加充实,或者以其他更好地方式充实自身,这才是我们在教育与社会层面该重视的大问题,而不是一味谴责年轻人崇洋媚外。

然而收回目光,为洋节拍手喝彩这件事本身我们也必须反思一下——西方节日的狂欢是真实的吗?节日的意义难道只在于“娱乐至死”的狂欢性吗?

西方万圣节从起源上来说,根本没有娱乐性,更别提狂欢了!万圣节亦称“诸圣瞻礼”,是天主教和东正教节日之一。这一天要举行的弥撒仪式是庆祝在天的全体圣人。现在社会上为了商业利益或其他目的,在10月31日夜里组织各种充满妖魔鬼怪的活动,完全背离了万圣节的神圣意义。忽略节日原本的文化内涵,将狂欢如日视为常态的我们,只是极度商业化环境下无知的小丑罢了。

人类的节日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浪漫载体,节日的真正意义是继承并反应人类美好的精神文明。万圣节真正的内涵是对逝去圣人的缅怀与尊重,我们切不可过分重视商业化的引起的狂欢形式,而忽略了其纪念先人的本质。无视节日精神的狂欢,反而是对节日的侮辱。正视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初衷,合理看待商业化表象带来的庆祝仪式,是中外年轻人都应该做到的。

同时,为解决中国年轻人因为心灵空虚而寻求的狂欢现象,政府和文化工作者也要好好考虑如何转变我们的传统文化形式,使其既不丢失其本质内涵,又能满足到年轻人自我表现、缓解生活压力的心理需求。如何转变年轻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刻板印象?如何治理外来节日带来的文化冲击?我们还有很多的思考空间。

文/吴梦凡(郑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吴梦凡

编辑:田德政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