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大学宿舍“个性化”改造是否合理,关键在“适度”
2019-11-12 22:17:50 字号:

——本文系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兰州大学大一新生与室友自己动手,将宿舍装修成“酒店风”,墙上有挂画、地面铺地垫、桌子上还放着花瓶,十分精致。该名新生表示,装修总共花了1200元,虽然花了不少精力,但能换来一个温馨舒适的小窝,而且加深了室友间的友谊,很值得。( 11月11日《北京青年报》)

“酒店风宿舍”的走红,同时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有网友认为改造宿舍体现了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创意满满,也有人表示这样的做法“华而不实”、塑料制成的地垫存在安全隐患……而大学该不该允许宿舍改造这一话题也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其实,高校学生改造寝室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不少创意改造设计走红网络,但“网红寝室”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之前因私接电线而被中国消防微博提醒,校方进行整顿的“仙女宿舍”。因此,学校为了保障宿舍环境的安全,可能会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但学生对宿舍环境“精致”的要求无法满足,难免心有“怨气”。要兼顾宿舍的安全与美观,关键在于“适度”。

学生打造“个性化”宿舍,是对美的基本追求。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如今95后、00后已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其对于“美”的追求也愈加浓烈,学生更愿意按照自己的喜好与生活方式,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学生对着白花花的墙壁和“复制粘贴”的宿舍,难免会产生“视觉疲劳”,用“创意”改造宿舍,实则是创新精神的体现,值得赞同。

营造的不只是良好的环境,更是人与人间的情感联系。正如这名新生所说的,宿舍改造除了能换来一个温馨舒适的小窝,更能加深室友间的友谊。到异地求学的学子难免会有思乡的情绪,但在与舍友共同完成改造宿舍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其参与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另一方面,国内不少高校为了鼓励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举办了宿舍文化节,鼓励学生在无安全隐患的前提下改造宿舍环境,使学生感受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

但在改造宿舍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缺乏安全意识的现象。除了“侥幸心理”,只顾追求“完美”的思想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导致不少学生随心所欲地改造,如私拉电线、阻挡消防通道等,造成了消防安全隐患。除此之外,过多的装饰是否会让打扫变得困难?干净整洁的环境能维持多久?这些问题也应当被考虑。

打造既安全又舒适的宿舍环境,需要学校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学校少一些“千篇一律”的管理,多一些“兼容并包”的人文气息。潜在的安全隐患可能是学校严格管控宿舍改造的原因,但在管理的同时也应尊重学生的利益,在学生安全意识不高之时,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应“一刀式”阻断,应主动传授安全知识,确定在没有安全隐患的前提下,让学生“玩玩创意”,用以实践促教的方式,如开展宿舍文化节、宿舍安全自查自检等活动,反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另一方面,学生多一些“安全面前无小事”的意识,少一些“暗藏隐患”的创意。在考虑改造是否合理前,应先看对改造的定义。如果是硬装,如改变宿舍结构、电路等,那肯定行不通,一来可能会造成短路从而引起安全事故,二来宿舍是学校所有的财物,应当保持其原有的样子不能随意改动;如果是软装,如贴墙纸、铺地板等不改动房屋原有结构的改造,原则上来说是可以的。作为学生眼中的第二个“家”,对于宿舍优美环境与温馨氛围的追求也无可厚非,但在对宿舍进行“个性化”改造的同时,应当遵循适度原则,在追求“精致”的同时,也应考虑诸如安全、卫生等更多的因素,精致面前,安全先行,在二者中间找到平衡点。

宿舍改造只是一个缩影,其背后反映的是学校管理与教育方式。站在校方的角度,对待学生应该有更加“包容并蓄”的度量,尊重学生的个人需求与利益;站在学生的角度,应当在追求“特立独行”的同时,遵守基本的规则,适度而为。处事有“度”,才能解决矛盾的根源问题。

文/张庆圆(重庆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张庆圆

编辑:田德政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