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处罚购买假证者”是填补法治漏洞
2019-11-19 19:07:56 字号:

“处罚购买假证者”是填补法治漏洞

在建筑工地,很多工种都是需要持有专业技能证书才能上岗工作,这种证书要经过培训,参加考试,合格后由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印发。但今年初,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些建筑工地,却发现了很多不易查出的高仿特种作业操作证,这引起了警方的关注。警方顺藤摸瓜,一个跨省制售假证团伙终于落网。据警方介绍,10月26日,公安部已将7500多名在网上购买假证的人员信息发至全国各地公安部门,要求核查当地购买假证人员并进行处罚。(11月18日 央视)

假证泛滥早已有之,使用假证的有欺骗用人单位的劳动者,也拿假证用于逛景点,从而享受门票减免优惠的游客,还有些人则直接拿来行骗,或是用于其他的犯罪活动。

不仅是工人,学生、白领、公务员等,都可能成为购买假证的人员。近年来,制售假证案件频频发生,正在于有旺盛的市场需求,让制售假证不法分子有利可图,从而铤而走险。鹤岗查获的跨省制售假证团伙,与一些制售假证团伙相比,还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比如此前曾有警方端掉的一个制售假证的窝点,查获的各类假证假照200余种,20多万张假证,足足五吨重。假证泛滥折射了社会诚信的失范。

而鹤岗这起案件的亮点在于,公安部将7500多名在网上购买假证的人员信息发至全国各地公安部门,要求核查当地购买假证人员并进行处罚。要遏制假证泛滥现象,就不能只惩处制售假证的不法分子,而放过了假证购买者。购买假证人员是拿假证欺骗用人单位,或是达到其他不法目的,他们是假证危害的实际实施人,他们是失信人,对他们不能法不责众,不能不了了之。而在以往,查获假证案件,往往只是对假证贩子予以惩处,对于假证购买者却并不会去追究相应责任。假证购买者没有违法成本,他们还是会想方设法弄虚作假以图获取不当利益,这也就给了制售假证滋长的空间。

只有让假证购买者与假证贩子同罪同罚,让买卖同罪,才能让假证购买者付出应有代价,承担必要责任,让他们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不诚信行为“埋单”;这也才有望做好源头治理,从根本上遏制假证泛滥。

此次公安部门对假证买卖不法行为“双管齐下”,假证购买者难以再“逍遥法外”,这就实现了对假证买卖不法分子的“全覆盖打击”,是填补了惩治假证买卖不法现象的法律漏洞、法治漏洞,这还有利于构建起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希望通过采取法律手段,让更多假证购买者都为自己的失信行为、违法行为付出应有代价,这些不法分子才不会成为法治社会、诚信社会的“漏网之鱼”及“破坏者”。

来源:红网

作者:戴先任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