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延续并不能阻挡学子们的脚步,“停课不停学”仍在火热进行中。在社交媒体上,关于网课的段子频出:老师讲课堪比直播卖货、变身戏精只为“吸粉”;学生为了不被点名,在摄像头前一动不动装“掉线”……老师变身“主播”后:台灯当支架、红包代点名,我太难了!(2月20日 中新经纬)
部分老师在“在线开学”中出现种种窘态,一方面说明校方应对线上授课的硬件准备不足,缺乏对应的教学设备;另一面也说明老师适应线上授课的软件准备不足,缺乏足够的直播素养。事实上,此次疫情突发对学生返校上课是难事,对老师适应线上授课却不失为一件“好事”。其中磨砺出的种种经验,或许还能带入线下授课当中。
在过去课堂教育中,往往强调单向性的理论灌输,学生们是听得是云里雾里、昏昏欲睡。现在老师变主播,二者在授课中的关系更为对等,学生能同步反馈意见,同学课间的沟通更为私密,授课环境更为自由和开放,甚至有不少家长会在一旁监督和学习。迫使老师开拓新的教学思路,懂得站在学生的角度,用更细致、更精准、更容易让学生和家长听得懂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老师变主播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事实上,有不少学校和教师通过这个契机,认识到线上授课在资源分配、时间分配等方面的优势。对校方而言,能进一步优化授课模式,将能网上教育的问题交给网络解决,避免老师和学生的负担过大。对老师而言,能熟悉掌握网言网语,学会吸引学生的小技巧。若是将同类方法延伸到线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应该会更强。
这一批00后10后属于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对如何参与直播、使用网课、手机进行答题有着天然的适应性。回顾过去,在上课时间之外,他们与授课老师或多或少存在网络间的隔阂。此次,通过广泛运用线上教育,迫使一些中老年教师或不善于使用社交网络的教师,与学生们建立共同的社交网络,和学生打成一片,其中传递的师生感情想必也更为浓厚。
其实,在一些教学设备较好的学校,早就开展了基于手机或平板的教学模式。学生平时上课就习惯用平板点名、听课、答题、讨论,在家学习不过是把空间上的教学距离拉长一点而已,实际的教学效率没有太多下滑。从中,不难看出在平时就推广线上教育的重要性,促使一些地方和学校更新教学设备,避免出现教育资源的两极分化。
线上教育的被迫流行,让假期与开学的界线更为模糊,对未来教育事业必将起到难以估量的影响。或许,至此之后,学生可以不用大部分时间呆在学校,一些简单的零碎的课程,可以通过在家上课学习。在家的时间多了,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多了,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更多了,或将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有利影响。
无论如何,希望教学界能紧紧抓住这个契机,试验线上教育方法,老师们能利用这个机会改变自己的教育思路。感觉“当主播难”是一种好事,说明自己正在努力改变。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