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餐饮复市,部分市民也开始重新走进餐厅。和以往不同的是,许多餐厅采取了“组合拳”的防疫措施,而其中又有部分餐厅尤其特别,哪怕是一家人也要一人一桌。最近,市民小琳告诉记者,她在随家人下馆子时,进行体温检测和出示“申码通”后,就遇到了如此严格的分桌制。(3月11日 《新闻晨报》)
为确保餐饮的安全,不少餐饮单位推出了硬核举措:比如分桌制,就是一个食客使用一张桌子;比如分餐制,所有食客不能“在一个盘子里吃饭”;比如公筷制,在公共场所吃饭必须使用公共筷子。应该说,这样的做法是不错的,非常时期需要非常管理手段,总之一句话“是为了大家好”,也是疫情防控的现实需要。
不过,如果把硬核变成了教条的执行,也就会成为硬伤了。比如,很多饭店推行的分桌制,原本是不错的,让食客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在一张桌子上就餐,自然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接触。然而,一家人吃饭也要一人一桌无疑就是管理的硬伤了。
而这种“一家人吃饭也要一人一桌”不仅发生在上海,还发生在全国各地很多地方:有的是爸爸带着儿子前来就餐的,也需要爸爸一桌儿子一桌;有的是妈妈带着女儿前来就餐的,也需要妈妈一桌女儿一桌”……这样的就餐方式,即便是特殊时期,也有点不近人情。就像报道里说的这件事儿,人家一家三口前来就餐,结果在三张桌子上分别用餐,岂不可笑?
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实施公共场所特殊时期的“分桌就餐”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自然是确保安全,减少与陌生人的接触。而一家人一起就餐不是“与陌生人在一起就餐”,这个时候饭店只要做好安全防范就可以了。如今到饭店就餐,都会进行体温的测量。那么,既然一家人都没有发热,坐在一起吃饭又能如何?还有一种情况是,一家人本来就居住在一起,都是健康的人,而且平时就生活在一起,坐在一起吃个饭也是没有问题的。
本意是好的,只不过是在执行硬核举措的时候,还需要多些灵活多样,而不是死板的教条。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