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14亿中国人的心。我们原本熟悉的生活仿佛被按下“暂停键”,但与生命有关的一切正在“加速奔跑”。对国家而言,这场战“疫”是一场大考。在这场大考中,我们看到了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更感受到了我们伟大民族、伟大政党、伟大人民迸发出的磅礴力量。
伟大民族步伐铿锵、势不可挡。“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历史上,中华民族有力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历经磨难、积累能量,迸发出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如今疫情当前,我们有决心和魄力办成大事、解决难事。伴随着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15家方舱医院陆续启动,各省医疗队开赴武汉,武汉所有确诊患者与疑似病例都将“应收尽收”。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武汉会战”已成为一场史无前例的超级行动。病毒阻隔不了爱,更阻隔不了一个民族的勇气和信心,只要始终发扬伟大民族精神,齐心协力、共抗疫情,就没有我们攻克不了的难关、克服不了的困难。
伟大政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成就、所发生的变革,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魄力,也需要精心谋划和顽强毅力。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疫情当前,我们正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对于各级党委和政府而言,就是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就是要明确责任分工,积极主动履职,抓好任务落实;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以“为民之心”责己虑事,不忘对人民的热忱、对初心的敬畏、对使命的担当,用实实在在的落实成绩单换取“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的无愧结果。哪里有疫情、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哪里就有无数党员争做先锋模范,哪里就一定会有人民期待的安全和幸福。
伟大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疫情发生以来,各行各业涌现出一个个抗疫奋战的感人事迹。他们中有“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医护人员,有“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的人民子弟兵,有“24小时昼夜不停”的城市建设者,有深入抗疫现场及时发布最新消息的新闻记者,有上门挨户排查、不分昼夜守住大街小巷的基层志愿者……他们深知一家不圆万家圆,他们平凡中的坚韧、勇敢和担当如细流汇成爱的江河。有人说:“有多少问题,就有多少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这些血浓于水、手足相依的情感,展示了伟大的中国人民集腋成裘、共同抗疫的意志和力量。携手同心、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一往无前,我们必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加强疫情特别严重或风险较大的地区防控。人民群众的桩桩“小事”,都是国家的“大事”,办好了小事,党和国家的大事也能办成。相信有伟大民族、伟大政党、伟大人民,我们一定能夺取这场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高延)
[NextPage]
2020年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文章指出,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疫阻击战开始以来,各地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心优势,组建全天候、全方位的宣传矩阵。“群众在哪里呼唤,媒体就在哪里发声。”新闻媒体持续报道疫情防控工作动态,宣传防护知识,让主流声音占领舆论阵地,凝聚防控疫情的工作合力。
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战胜疫情,信心、决心来自方方面面,是把多方信息汇合,形成一条“链”,让百姓从多角度直观感受,有说服力。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三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防控工作,主流媒体通过“一图读懂”“划重点”等方式,把“干货”呈现到群众面前;在武汉方舱医院内,安静看书的小伙子,认真复习准备考研的大学生,带领大家跳健身舞的大妈们……主流媒体通过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传递暖心事。从另一面看,正是政府施政有方敢于担当,才会有医院内确诊患者的乐观坚强。媒体既“连天线”,也“接地气”,信息透明,上下贯通,是增强信心、坚定决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断壮大网络正能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信心和决心,更多来自内心的强大。微博上有个话题——谢谢每个平凡的中国人。发布不到48小时,阅读即过亿,不少人发布自己拍摄或制作的一线人员坚守岗位的视频。人民日报做成了“谢谢你,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系列海报,网友踊跃分享。从网友录制的视频,到主流媒体的海报传播,使人振奋的正能量实现无缝对接,也就有更广阔的传播平台。抖音上暖心事被频频转发,微博上话题讨论量不断攀涨,网络评论以多种媒介形式传播,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无论是星光还是微火,汇聚在一起,就是熊熊燃烧的火炬,就是让人暖心的正能量。为“逆行者”点赞、为“负重者”鼓劲,人心相连,网线相牵,网友们勠力同心集结成万里神州抗击疫情的“硬核”力量。
有效影响国际社会舆论。伟大的中国之所以能崛起,是因为英雄的中国人民从不畏惧困难。从“最美逆行”到全民战“疫”,一条条信息被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速度”全球赞誉、“中国力量”让世界惊叹。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5日在德国慕尼黑表示,中国采取的从源头上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令人鼓舞;近日,法国驻武汉总领事称,武汉总领馆开门办公,除了为法国公民提供服务以外,还想表达对湖北和武汉的声援,我们与武汉人民同在。一条条信息汇聚起来,就是让世界对中国有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中国的努力,不仅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同时也更加凝聚起中国人民的战“疫”力量。
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在战“疫”中的“传播器”“稳定器”作用。增强权威信息的发布,源源不断提供充满正能量的优质产品,通过设置公共议题,进行信息收集和舆论引导,实现媒体与百姓的有效连接,让“主流声音”在战“疫”中更强,让更多暖人故事流动起来,我们一定能汇聚力量,打赢这场大仗、硬仗。(丁珂欣)
[NextPage]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连日来,以重大项目对冲疫情影响,从推动经济循环畅通和稳定持续发展“50条”,其中一个部分专门提出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和投产进度;到发布220个省级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410亿元,环环相扣、紧锣密鼓的背后,是江苏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推动全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定布局。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峻考验,但实现目标任务的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步履不能停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即将开启。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这一要求不仅体现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体现了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自信,也体现了对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担当期许。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大项目是新经济的领军者、行业中的佼佼者,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强心剂”。面对仍然严峻的疫情形势,在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的同时,有序推动复产复工,积极推进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工程的建设和储备力度,对于为疫情防控提供充足物资保障、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提供有力支撑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稳增长稳投资的有力支撑、调结构转动能的关键载体、补短板惠民生的重要引擎,一个重大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重大项目便能释放出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拉动地区经济蓬勃发展。可以说,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就抓住了统筹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对于落实“六稳”要求,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至关重要。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与往年相比,今年我省精心谋划、系统推进的240个重大项目,紧扣国家战略、坚持创新引领、聚力产业提升、聚焦补短板惠民生,涵盖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功能完善、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方方面面,质态总体提升,结构趋于优化,新列项目大幅增多,体现了江苏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大项目好项目让人目不暇接,“早开工、早建成、早达效”, 就能早一天加入全球化的“竞技场”。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面对客观存在的员工返岗难、物流运输难、产业链配套难、企业防控难等各种困难,各级各地需迎难而上、精准施策,以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进一步把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孙敏)
[NextPage]
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的一个小区响起。歌声中有人大声高喊“Grazie Cina!”(感谢中国!),周围居民纷纷鼓掌表示赞同。此情此景,令人动容。
疫情无情人有情。中国的援助,让意大利国民感受到来自友国的温暖。事实上,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果断采取有力防控措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一直在为全球战“疫”贡献力量。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点赞中国,“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评价中国采取的很多防控措施远远超出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要求,为各国防疫工作设立了新标杆。中国与国际社会开展合作交流,全力以赴支援其他国家,国际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为中国战“疫”的力度、速度点赞。
行之有效的中国行动。为有效遏制疫情扩散,武汉等多个城市关闭离城通道,停止大型群众性活动,暂时关闭公共场馆,严格实施卫生检疫,延长春节假期等;中国疫情防控形成一盘棋格局,兄弟省份支援湖北,亿万民众齐上阵;战“疫”中的多个“第一时间”“打破纪录”,不仅展示了中国强大的领导、组织、动员能力,更体现了中国对人民生命的尊重。 “如何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在这方面开展了全新探索,历史很可能为此感谢中国。” 深入分析中国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后,国际投资银行家罗伯特 劳伦斯 库恩这样说道。中国战“疫”,为世界抗击疫情赢得了时间,这不仅仅是为中国人民而战,更是为世界人民而战。
交流互鉴的中国担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应对。疫情发生不久,中国团队用创纪录的短时间甄别出病原体、完成基因测序,主动同世卫组织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分享研究成果,加快了国际科研力量对病毒的研究速度。中国邀请世卫组织专家前往武汉实地考察,一些大型病毒实验室观察员被允许入境开展工作。目前,中国已经发布了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6版防控方案,这些方案源于中国,面向世界,已被翻译成多语种同世界各国分享交流。在疫情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中国同世界一起同舟共济、共抗疫情。
投木报琼的中国援助。中国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用于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合作;向有关国家捐赠口罩、药品、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向一些国家出口急需的医疗物资和设备。就在伊朗、意大利等疫情严峻的国家纷纷向国际社会发出求助后,中国迅速组建了志愿医疗队,奔赴疫情前线。“华侨之乡”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联动向海外捐赠了首批防疫物资,苏宁国际集团紧急向意大利捐赠首批急需物资口罩30万只;伊朗驻华大使馆在中国网友建议下,公布了使馆二维码,24小时后,中国网友共捐赠400万元……中国援助为世界战“疫”送上“粮草”和“弹药”,更为携手抗击疫情输入暖流。
在这场全球战“疫”中,有一种安心叫“中国行动”,有一种风范叫“中国担当”,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中国行动、中国担当、中国援助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这场“战疫”也让世界深读中国。中国的每一分努力,都让每一双有良知的眼睛真切看到战“疫”中的中国担当,看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实践。(陆勇毅)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陆勇毅
编辑:秦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