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记者从北京市延庆区获悉,为进一步加强长城文物保护工作,严厉惩戒破坏文物的违法和不文明行为,八达岭特区办事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关于对破坏八达岭长城景区文物行为的惩戒办法》,自4月6日起正式实施。(4月6日 《北京日报》)
今年3月24日,八达岭长城景区恢复开放后一名女游客拿钥匙在城墙上刻字的视频上传网络后,关于长城保护的话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制定的专门保护长城的惩戒办法,就是对公众呼声的一种及时回应。
根据《惩戒办法》,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将对刻画、故意损坏等七类破坏文物行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构成刑事犯罪的,交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置。对于破坏文物和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不文明旅游行为,还将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限制购票参观。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黑名单”将定期对社会公布,加大曝光力度,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早在1987年,八达岭长城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也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体量最大的世界遗产,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几年前,网上就曾曝光,八达岭长城景区方砖有大量刻字,被刻在方砖的字迹除了中文外,还有少量韩文、大量英文,一些英文被刻在长城入口处最显眼的地方。不用说,这些在城墙上刻字的不文明游客,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有网友甚至强烈要求景区“用英文和韩文做醒目的警告标语”。
在长城上刻字这一陋习之所以饱受诟病,是因为与一般文物不同,长城无法进行保护性收藏,以避免游客触碰。长城只能暴露在大自然中,日晒雨露,栉风沐雨,游客在城墙上刻上字容易,但想要修复却比登天还难。保护长城使之免受伤害,就显得尤为重要。
保护文物,既需要游客自律,更需要法规他律。
从游客角度说,每一个游客都要提高自身文明素质,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用诚信友善来衡量、约束自己的旅游言行,及时制止在城墙上乱涂乱画乱写乱刻的不文明行为,做长城的保护者。
从景区管理角度说,既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强烈的文明旅游氛围,倡导游客文明游览,也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刚性的惩戒办法,让法律法规长出牙齿,使不文明游客受到应有的惩处,倒逼每一个游客自觉遵守旅游秩序,争当文明游客。
文明才是最美的风景线,把名字刻在城墙上,不但不会让自己流芳百世,还会受到万人唾弃。类似在城墙上刻字的不文明行为还有很多,4月5日,网上又曝出视频,一名光着上半身的男子正在长城一角做出疑似小便的动作,旁边有戴着口罩的孩子在游玩。相信随着惩戒办法的实施,长城刻字、随地便溺等不文明现象将会越来越少。
来源:红网
作者:维扬书生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