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甘肃庆阳“跳楼女孩”事件相关案件一审宣判。被告人吴某厚犯强制猥亵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禁止吴某厚在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三年内从事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教育培训等与未成年人有密切接触的相关职业。此消息一经公布,便迅速成为了微博热搜话题。
对此,多数网友的声音充满了“愤慨”与“不解”,有人说“法院判得太轻”,有人说“违法成本太低”。姑且,先不论法院审理宣判的依据如何。现今,当我们以网友的身份围观宣判结果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除了批评,我们还可以做一些什么?”“我们和当年的围观者有什么不同?”
2018年6月20日下午,在甘肃省庆阳市一家商场8楼的玻璃幕墙外,19岁女孩李依依跳楼自杀。而在当时的现场,竟然不少人跟风起哄,怂恿女孩“快跳”。也就在围观者的怂恿声中,那位正值花季的少女纵身而下。现如今,悲剧的直接导致者吴某厚已受到法律的惩处,那作为围观者又该怎么自惩?
当然,批评“法院判得太轻”的围观者与“怂恿跳楼”的围观者,并不是同一群人。有人说:“前者有执行道德批判的权力,后者没有承担道德责任的义务。”事实上,身处在同一个社会当中,同样是“围观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不是那么明显。屏前的我们,并不比楼底的他们更高明多少。
事前事后的围观者都身处于群体当中,莫轻视自己的冷漠表现,莫高估自己的道德站位。
身在一个群体当中,对自己发声的不负责任,促成了悲剧的发生。今天,我们既可以跟风批判吴某厚的禽兽行径,也可以跟风对法院的宣判结果表达质疑。但是,我们在发声之前,或许应当换位思考“法院的审批依据是否真的失去人情味?”“是否真的不符合法纪?”“我们是否将对犯罪者愤怒转嫁在法律身上?”舆论也是一把刀,作为“执刀人”,勿小窥自己的责任。
近段时间,屡有“校园性侵案”被曝光,舆论的愤怒声此起彼伏。然而,只有合乎道德、法律和理性的舆论声才能真正地保护受害者,惩治犯罪者。作为围观者,独立思考,用正义、理性和法治的角度发声,才是一个合格的“键盘侠”。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