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近日表示:不建议占用假期补课。可调整周一到周五学习的时间,比如每天增加半小时到一小时就可以补回很多内容;春季学期的任务确实有很多没有完成,也可调整到秋季学期,甚至下一个学年,总的指导思想是“来日方长”。(4月26日 新华网)
中小学生每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任务相对比较固定。春季学期可用教学时间遭超长寒假挤压后,学校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便背上了一个沉重的时间包袱,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下,纷纷做出挤占周末、压缩节假日的决定。在笔者看来,这样的决定貌似合情合理,实则不够理智。
从教师的角度看,挤占周末、压缩节假日的决定,涉嫌延长工作时间侵害教师的休息权。在超长寒假期间,教师虽然因疫情防控而“停课”,但却没有“停教”,他们工作的阵地只是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罢了。在两个多月的线上教学的中,他们付出的精力和心血并不比正常的线下教学少多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还更多,因为线上的课堂管理毕竟属于隔着屏幕“长臂管理”,且需要家长积极配合才能奏效。
从学生的角度看,挤占周末、压缩节假日的决定,违背了劳逸结合的原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两个多月的线上学习,早已让孩子心生倦意,好不容易等到开学,孩子们渴望能过一种有规律的正常学习生活。文化学习虽然重要,但并非孩子成长的唯一需要。占用周末、压缩节假日补课,企图把两个多月的学习时间集中在三个或四个来月中补回来,这既违背了孩子们的心愿,无形中也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习负担。
挤占周末、压缩节假日补课,教师有看法,学生也不乐意。即使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何如?做教师的感到憋屈,做学生快乐不起来,教学效果就难免会大打折扣了。
从教学任务完成的紧迫性来看,与高三、初三相比,非毕业班的教育教学确实“来日方长”,学校尽可放下沉重的包袱,回复工作常态。
我们完全可以把延误的时间悄无声息地追回。高考和中考本已延期,毕业班再加班加点已没有必要。通过调整周一到周五的学习时间,非毕业班确实可以补回不少内容,更何况即使春季完不成,不是还有秋季,还有下一个学年么?把因时间延误而留下的教学任务均匀摊薄到来期甚至来年,教师乐意,学生也乐意,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实在不行的话,调整学年回归自然年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选项。据报道,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刘宗锋日前向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调整学年回归推行文化自信教育的建议”。刘教授建议把春季教学计划平移至下学期,使学年回归自然年。即便不考虑因疫情防控带来的教学时间延误的现实,单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信的角度考量,该建议也确实值得探讨。
“来日方长”,既然教育部官员已表示不建议占用假期补课,作为学校,我们又何必背着学期内必须全面完成春季学期教学任务的时间包袱不放呢?
来源:红网
作者:王征平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