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中明确,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
疫情防控期间,上体育课是否要戴口罩?随着各地返校复课,此问成为学校、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体育课到底要不要戴口罩,上述通知发布前,尚无各地统一适用的硬性明确规定,有些地方发通知制止,有些地方则不然。比如,某省日前紧急通知:各地各校在组织学生上体育课和开展体育活动时,人员之间要保持1米以上距离,不戴口罩。
应当说,一些地方要求学生复课,上体育课和开展体育活动戴或不戴口罩,出发点无有二致,无不是秉持“生命健康第一”理念,都是从防疫需要和学生生命健康计。问题是,学生体育课如何戴口罩是个科学问题,理应由科学说了算。
学生上体育课是否要、如何佩戴口罩,由于疫情防控实际风险程度差异,各地很难强求一律。换言之,在风险等级不同的情形下,很难作出全域通用的统一规定,而应由各地疫情防控乃至学生个体差异具体情形而定。但坚持科学原则,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遵循。近期众多专家异口同声指出:学生在教室上课时正常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没有必要佩戴N95口罩,要科学防护,不要过度防护;在室外上体育课时不建议佩戴口罩。因为运动时,人体耗氧增加,呼吸频次增加,汗液分泌增加,口罩很容易潮湿并很快失去防护作用。同时,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上体育课应在户外运动场所或通风条件好的地方,尽量减少在密闭室内活动。户外上体育课,学生之间应保持1米以上距离,保持安全间隔则可不戴口罩。无论戴不戴口罩,刚复课时上体育课,学生都不宜参加剧烈运动,运动强度也应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避免近距离接触。运动现场,老师应及时对学生身体状况“察颜观色”,若出现异常状况应及时停止运动,并将学生送医检查。
学生上体育课佩戴口罩不遵循科学,后果很严重。近期少数地方就发生多名学生因跑步时戴口罩而猝死的悲剧。学生戴口罩上体育课跑步猝死毕竟属小概率事件,大可不必惊惶失措,更无必要因噎废食。毕竟,猝死事件不是对疫情期间学生上体育课的否定,而是对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科学佩戴口罩的警示。本次《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中明确,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就是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和遵循,也是对各地学生体育课如何戴口罩的统一规范。
来源:红网
作者:陈庆贵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