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不在乎啥是论文”的排行榜恐将学术引向歧路
2020-05-13 20:37:26 字号:

“不在乎啥是论文”的排行榜恐将学术引向歧路

学术类微信公众号“学术志”5月9日公布了全国高校学者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排行榜(2019年)。这份根据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提供数据制作的榜单,一经发布便引起国内学术圈关注。这一排行榜对所统计学者的文章不进行区分,很多署名的卷首语、专栏也被统计在内,造成了很多学者发文数量较多。学术界对这一排行榜也多有质疑的声音。(5月9日 澎湃新闻)

读罢新闻,心里顿时涌出一个呸都呸不去的念头——发布这个排行榜的用意不在统计学者们的年度学术成果,而在“塑造”新时代的“韩学愈”。

韩学愈是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看过《围城》的人对这个人物身上的几个亮点肯定记忆深刻:“美国克来登大学”博士,娶了个美国人做太太,“著作散见美国《史学杂志》《星期六文学评论》等大刊物中”。

然而,“美国克来登大学”是一所子虚乌有的大学,甚至还不如现在的一些野鸡大学;太太也不是美国人,而是流落到中国的白俄;所谓“散见美国大刊物的著作”,一个是发在《史学杂志》资讯栏的“韩学愈君征求二十年前本刊,愿出让者请通信某处接洽”,一个是发在《星期六文学评论》杂志广告栏的“中国青年,受高等教育,愿意帮助研究中国问题的人,取费低廉”。

即便如此,他仍然坐上了三闾大学历史系主任的宝座。

此番联想虽不免有些猥琐,甚至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嫌,但新闻中提及的这个排行榜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确实让笔者不寒而栗。

有句名言说得好:“如果你想出人头地,你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成功的辉煌就隐藏在寂寞的背后。”学者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慢工才能出细活。面对寂寞,有的人能够参悟人生的真谛,有的人却只会跌入地狱的深渊。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不在乎啥是论文”的学者论文发表排行榜就是那绽放在深渊上空的罂粟花。

真正的学者,他们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自然会对此类排行榜嗤之以鼻。他们心如明镜,懂得“发文量只是一个指标,影响力才是王道”,面对名利的诱惑仍然能坚守“慢工才能出细活”的信条,甚至“希望永远不要上这样的名单”。

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说过,“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则”。当学者论文发表排行榜“不在乎啥是论文”的时候,当排行榜给学者可能带来的名誉、地位悄悄变成现实的时候,枯燥、寂寞,甚至可能颗粒无收的学术研究,又怎么能留得住学者们的心?

笔者无意把学者硬生生分成真学者和假学者两类,也无意小瞧广大学者面对诱惑的定力,更无意对经不住名利诱惑、耐不住斗室寂寞而“另辟蹊径”的学者做什么道德评判,毕竟人人都不愿做“韩学愈”。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又能有多少人真正经得住名利的反复考验呢?

在剽窃、伪造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屡遭曝光的今天,笔者想说的只是,学术类的媒体还是要坚守自己的学术本色,排行榜还是要来点学术味,论文发表排行榜就只能统计发表的论文,否则,真的有可能把我们的学术引向另一歧路,甚至真的有可能把我们的学者“塑造”成新时代的“韩学愈”。

来源:红网

作者:王征平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