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追星理应有度,文物岂容亵渎
2020-05-17 21:46:31 字号:

追星理应有度,文物岂容亵渎

一座小小的公园,一架退役战斗机,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原来今年3月份,福建省福安二中高中二年级学生林柏华和两位同学来到公园游玩。作为资深军迷,他们发现停在公园内供人瞻仰的一架米格—15战斗机,机翼上被人写下某流量明星的名字。(5月15日人民网)

近期,有关“粉圈”越界的新闻不断冲上微博热搜,前有厦门教师鼓动学生应援明星,现有粉丝公然在功勋战机上涂写明星姓名。粉丝购买明星代言产品尚可理解,演出现场进行应援也无可非议,但以破坏文物为代价的追星行为必为国法民意所不容。

据考证,这架被涂写明星姓名的战机(米格15编号40703)隶属于我国著名的英雄部队——航空兵14师40团。该型号战机是新中国成立后引进的第一批喷气式战斗机,而这支部队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功勋卓著,更是凭借这批战机打破了美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如此文物之至宝,岂容明星粉丝去亵渎?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发展,许多艺人通过个人能力吸引了众多粉丝群体,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如今更是形成了粉丝文化或者说“粉圈”。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喜欢这些艺人的权利。追星本无可指摘,但切忌过度追星,不能为了追星而侵犯他人乃至公共利益。

文物承载精神,亵渎必须追责。众所周知,文物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珍贵历史遗存,不可再生是其最大特性。这些文物见证着历史、反映着历史,文中提到的战机正是如此。作为展品,它教育、警示着后人,同时,还承载着那些战斗英雄的精神。这样的文物保存到今天,实属不易,乱涂明星姓名于其上,实属侮辱历史、亵渎英雄。有关部门当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此类行为严惩不贷。

目前娱乐文化盛行,不可理喻的行为层出不穷,我们是时候进行反思:到底谁才是明星,谁值得被追?当然,个人喜好不同,无需强求,只是,青少年价值观培养关乎民族未来,如何教育他们,培养他们对真正明星的认知,是重中之重。

来源:红网

作者:孙梓健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