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香,田野里一片金黄,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小麦收割季,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农户都开始收割自家的麦子了。这时,我们就不难发现,很多乡村公路上晒满麦子,俨然成了“天然晒麦场”。
新麦含水分,需要晒干后方能储藏,但很多农村因为多年的宅基扩建,已经失去了专供晒麦子的场地,在公路上晾晒麦子比较干净,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农户选择把麦子晾晒到公路上。
但在公路上晒麦子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影响道路通行秩序,还存在极大交通安全隐患,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每年这个时节,因在公路上晒麦子导致的悲剧屡见不鲜。
一味地禁止,不解决农户无处晒粮的问题,恐怕会伤了农户的心,甚至引发干群冲突。所以,要解决农户在公路上晒粮的问题,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户无处晒粮的问题。
不妨大力宣传提倡农户到自己房顶或院子晾晒,针对屋顶是尖顶、院子又太小的农户,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在村边开辟出足够宽敞的空地,供农户晒粮。有条件的村庄完全可以这样做。乡镇政府也应大力支持各村开辟空地供农户晒粮。
当然,很多村碍于条件限制,无法开辟空地。这就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有效避免因公路晒麦造成的危害。第一需要规范晒麦区,农户在公路上晒麦子时,要留出足够的道路宽度,使来往车辆人群有路可走,并安排专职人员对车辆进行疏通引道。二则在麦堆前方设立安全警告牌,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
村干部绝不可对此事不闻不问,放任不管,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对有条件在家里晒麦的农户,积极劝导其在家里晒麦,对无法在家里晒麦的农户,在农户晒麦期间做好监管,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民以食为天”,晒麦子关系到农户的切身利益,绝不可执法无情,粗暴治理。每年的晒麦期主要集中在那几天,做好相关措施,大家都克服一下,多一些理解,于各方而言都是好事。
来源:红网
作者:郭慧颖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