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到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由负转正”;从服务业用电量和铁路货运量“由降转升”到二季度GDP“由负转正”……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3.2%,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经济复苏保持良好态势,在境外疫情不断恶化、世界经济严重萎缩的背景下,这样的成绩着实难能可贵。
所谓的“意外”往往都在“意料”之中。就在几个月前,疫情下的中国城市街头还空无一人。到了今天,我们几乎天天看到和感受到这些场景了:商超、餐饮客流回升,快递小哥满街奔跑,大都市道路又开始拥堵,火车站又聚合人气……这些,无声表述着中国经济和社会正在走向正常有序的发展。
真正富有预见和远见的人,都懂得并善于从“桅杆”中看趋势。庞大的人口基数、巨大的经济体量,澎湃的发展新动能等,赋予中国应对疫情冲击的超强“免疫力”和中国经济必将持续向好的信心和底气。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今年上半年,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6.9亿吨,同比增长3.6%,其中开行中欧班列5122列,同比增长了36.5%,成为稳定国际供应链的重要支撑。中国经济复苏超预期,展现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活力,赢得了经济运行企稳向好的良好势头,昭示着中国经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强劲动能。
解码中国经济实现强劲复苏的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面对疫情冲击,党中央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六稳”、“六保”等真正惠及人民的社会发展目标,回应民之所需,托起民生之重,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非凡成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不设GDP目标,并不意味着没有发展的目标,如今“转正”的GDP却是对这份特殊承诺的最好回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依然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但决定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特殊之年的GDP也能够交上一份无愧于人民的答卷。
来源:红网
作者:晁孟强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